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 | 耗时 25 ms

​新能源新增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其中,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2127万千瓦和4525万千瓦,其合计新增占全国新增机容量的52.0%□ 非石能源发电机容量目前已占全国发电总机容量的40.8%,我国发电机结构正进一步趋向优,促进了电力绿发展水平日前

2019-06-17

浙江火电总印尼爪哇7号百万机组成功收官!

爪哇7号工程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单机容量最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机组,也是印尼电力建设史上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技术最先进、指最优的高效环保型电站。

2020-09-25

澳洲用户侧储能安全发布 储能企业“不买账”

是为电池储能系统制造商、系统集成商、设计者和安人员制定的。委员会拟订出了与电源转换设备连接的电池系统的安全以及安规定。

2019-10-17

《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九问九答

二是有关部门加大力度,精施策,制定出台了一批促消费举措。括推动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进一步激发文和旅游消费潜力,加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等等。

中国节能对重点区域医疗废弃物采取最高处置

针对湖北及周边重点地区,下属孝感、荆州、信阳等医废企业均采取最高处置对入厂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医废转运做到“四专”即专人、专车、专运、专门记录,单独收储强,确保医疗废弃物处置及时、有序、高效、

2020-03-02

数字技术点亮科技新生活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兴技术产业正速进入消费市场,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浓浓的“数字”元素。

2023-07-12

供电方式悄然变 新型电力智慧清洁

但人们或许没有发觉,我们每天所使用的电,供给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如今,电网建设更加智能、数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绿低碳、智慧高效。  

2023-09-06

关于征集2024年度广西工业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备 (产品)和工程解决方案服务商的通知

、科研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区直企业:为推进绿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先进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备(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降低工业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提升工业和信息领域节能降碳综合服务能力,特面向全社会征集工业领域先进适用节能降碳工艺

深圳: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发电机占比达到83%

围绕核能、智能电网、光伏、储能等重点领域,高建成一批国家、省市级创新平台,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制定一批行业技术规范,建设成为新能源领域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深

2022-07-06

特斯拉比亚迪连发“红” 新能源汽车政策利好集中释放

比亚迪方面表示,本次合资成立纯电动汽车研发公司设计、开发的产品将使用比亚迪现有的电动平台技术及电动零部件供给,丰田方面则在品质及安全控制要求把控。合营公司设计、开发的纯电动汽车使用丰田品牌。

2019-11-08

京瓷集团绿行动向未来 与社会共生、与世界共生、与自然共生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呼吁各国对政策和选择进行变革,推动践行更清洁、更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07-25

加油加氢合建站将有国家

该项的修订工作,也被列入住建部《2020年工程建设规范和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中。

2019-08-27

国是论坛:先立后破,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实现

他特别提到,绿技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很大变,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绿技术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矛盾,但现在的绿技术既做“减法”,比如污染防治;同时更多是在做“加法”和“乘法”,比如低碳、零碳等新技术

2021-08-30

千里送绿电 究竟难在哪?

这条全长1578千米,途经青、甘、陕、豫四省的“电力高速公路”,把绿电力从高原输送到中原大地。仅15日一天,这条特高压大动脉就输送了3199万千瓦时的电量。

2020-07-22

人民日报评:用上绿电,更要用好绿

茫茫戈壁上的绿电“中转仓”正是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有益探索。无法上行的电暂存于储能电站,待消纳能力提升,再发送至电网。充放之间,实现了电力的灵活存取、错峰上路。

2022-10-19

惯量模拟置让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的驱动下,绿、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逐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同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

2023-08-22

世界首条纯氢竖炉开始吊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1月1日上午9时,中国钢研氢冶金中心自主开发设计的世界首条纯氢竖炉示范生产线核心设备——纯氢竖炉开始吊,10时,设备一次吊成功,志着纯氢冶金技术开发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进入关键节点

2022-11-08

制造更“聪明” 生产更“智慧”——我市工业企业智能刷新高质量发展底扫描

该公司副总经理李祖业说,每条自动生产线只需4名工人,采购机器人投入大,但政府有20%至30%的补贴,“机器人不仅更节省人力,还让企业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等方面有了极大提升。”

“双碳”一周年,朱共山看到了4大变……

在他看来,这种“全新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企业评价方式的改变;倒逼产业实现深度脱碳;低碳和净零排放技术与绿发展模式将会嵌入所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绿低碳金融和资本将极大地赋能碳中和。

2021-09-2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