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强能力 | 耗时 25 ms

市领导率队开展创城调研指导工作 化服务功 提高文明指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陈粤)5月29日下午,副市长汤振国率调研组到位于城中区的柳州富万达嘉华酒店、城中万达冠超市调研指导创城工作。

2024年《财富》中国500排行榜发布 柳钢、柳工再次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7月26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4年《财富》中国500排行榜”(包括上市和非上市企业),上榜的500家公司收入总和超过中国当年GDP的81%。

《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研究报告发布 “五菱”“柳工”两品牌上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5月9日,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独家编制的2024年度《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研究报告发布。

柳钢两款E级高度船用钢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扛住零下40℃低温环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实习生文希蕾)6月14日,记者从柳钢集团获悉,扛住零下40℃低温环境的柳钢两款E级高度船用钢,已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关于公布2024年“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的通知

关于公布2024年“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的通知工信厅运行函〔2024〕423号按照《关于印发“化企业服务 提升减负成效”2024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运行函〔2024

2024-11-28

商务部等七部门关于加报废机动车回收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地因地制宜优化报废机动车回收产业布局,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体系,便利车主交售车辆,同时加拆解产监测,及时发布本地区拆解产利用情况,并按要求通过商务部“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应用服务”系统报送本地区拆解产情况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链增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积极推动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专利在创新链中的权益纽带和信息链接功化专利在产业链中的链增效作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提供有服务支撑,现提出如下措施。

柳工一季度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 彰显我市机械产业劲韧性

全媒体记者韦斯敏)营业收入79.39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58.03%……日前,柳工2024年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柳工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走出逆势上扬曲线,彰显我市机械产业劲韧性

关于印发广西制造业企业培优育服务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三)产品够为企业降本增效,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和应对风险。第九条 服务券产品遴选程序。

拓市场抓创新提质效 不断增国企发展新动

克服春节假日影响,加快节后复工复产,抢抓工程机械销售旺季,大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努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在广西汽车集团,胡帆详细了解主要产品性、市场前景等情况,并听取企业负责人工作汇报。

柳政规〔2024〕6号《柳州市加人才支持保障度 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柳州市加人才支持保障度 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一、《措施》起草背景及依据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访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许靖波。

“进博会走进广西”实地考察团来柳考察 触摸发展脉搏 加交流合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报道摄影)7月5日,“深化引进来 服务双循环——进博会走进广西”活动实地考察团走进柳州,来自世界500企业、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等机构高管及相关代表实地感受柳州工业魅,加交流合作

关于进一步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按照统筹发展、需求牵引、创新突破的原则,加碳计量基础建设,完善碳计量体系,提升碳计量服务支撑水平。

上半年我市先进制造业企业获加计抵减税费六亿元 真金白银助企业做优做

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助企业做优做。“7000多万元的税惠红利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产业智化升级中。”

关于印发《关于加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附件:关于加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4年4月20日关于加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 装备建设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驱动

2024年中马铁路技培训系列活动在我市启动 加中马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6月24日,“丝路工坊”中国—马来西亚铁路技人才培训项目、中国-马来西亚铁路现代工匠学院暨2024年中马铁路技培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铁职院

创新 重转型 优服务 凝心聚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鱼峰区紧紧围绕柳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建设制造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重转型、优服务,为柳州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贡献鱼峰量。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