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大领域,遴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创新能力突出、应用效果良好的典型案例。
在汪正胜看来,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遭遇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挑战是产业面临的“惯性陷阱”,要跳出“陷阱”需要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通过智联网、数字化升级等方式提升产品力;其次,“乌卡时代”的到来,增加了产业环境的易变性
不出意外的话,本次活动将揭晓低成本电池,续航可达100万英里(约160万公里),从而使得其整体成本媲美甚至低于传统内燃机汽车。
记者刘雅静摄论坛由张家口市政府主办、可再生能源协会承办,以“驱动智慧变革、赋能绿色未来”为主题,以推动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主要内容,搭建交流对话和合作的平台,启迪创新智慧,孵化创新成果
2017年,中船重工集团成立了氢能事业群,七一八所作为牵头单位,希望通过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在氢能应用全产业链开展工作。彼时,业界萦绕着2017年是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元年的判断。
考虑工业产品种类多、范围广,上下游产业链长且关联度高,有必要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研究制定进行统一管理,规范优先制定范围,明确工作程序,细化编制要求,支撑建立统一规范的碳足迹管理体系。
2020-08-24 09:06:33 中国经济网8月18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成立大会暨“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展望研讨会在京召开。
“上海在上一轮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产业链打造上没有占到太多优势,所以一定要在氢能源上先行先试,占领先机。”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频表示。
他表示,“绿色氢能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全球共识,预计在未来几年将迅速增长。”在陈肇楠看来,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氢能的发展需要跨行业以及全球范围的广泛合作,才能加速技术革新和产业规模化。
6月初,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SK集团会长崔泰源、浦项制铁会长崔正宇决定成立这个氢能产业咨询机构,讨论主要企业在氢相关事业和碳中和目标方面的合作方案。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正在加速演进,氢能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发展氢能已经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共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都将发展氢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并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
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20-30年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革命体现在能源生产从化石能源彻底转向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形态的变化则将导致工业领域的革命。
为了实现“碳中和”,欧洲发起了大规模的绿色氢计划,以脱碳工业和航空业为主进行推动。许多人将绿色氢视为实现“零净”排放目标的关键,但是,如果不大幅降低价格,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该技术。
近日,海德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简称“海德氢能”)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汇川技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能全产业链领域、综合能源制氢项目方面优势互补,打造氢能标杆项目。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