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30GW,已招标待建和未招标项目容量超70GW,基本都集中在近海海域。随着近海风资源开发趋近饱和及用海限制,深远海正成为海上风电发展新方向。
记者4日从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获悉,本届论坛共签约项目23个,总金额达491.5亿元(人民币,下同)。这23个项目包括框架合作协议4项、投资合作类项目19项,总投资额491.5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1月8日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后,连日来,山西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快速响应,开辟“绿色通道”,迅速推动符合政策要求的碳减排项目贷款相继落地。
为全力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山西省落地,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于11月15日主动联系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等部门,搭建碳减排重点领域项目融资对接平台。
今年以来湖州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大场景,针对精准测碳、综合评碳、科学降碳、政策助碳等瓶颈问题,探索“碳效码+企业码”多跨场景,全市381个行业3700家规上企业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多维、立体、系统的
2021-04-06 07:50:14 新华视点微博 作者: 王浩明 2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容量海上风电场项目——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大湾区“碳达峰
2021-07-01 07:41:37 中国能源网6月28日,以“能源变革,迈向‘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年国际能源变革对话”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幕。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年时间,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承受巨大压力。
张玉卓表示,光伏发电对中国石化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深度融合,突破技术瓶颈和机制障碍,推动光伏新材料落地、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为国家碳减排和能源安全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目前,中国碳减排的总量目标还不清晰,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此外,在设定总量目标的前提下,应拿出足够比例的碳配额进入碳市场。同时应考虑构建价格稳定机制,帮助投资者形成碳价逐年上涨的预期,更有利于促进减排。
2021-06-24 08:48:13 中国新闻网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22日发布公告,明确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方式、交易场所、交易时段等相关事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进入倒计时。
截至2018年8月,各试点碳市场共纳入20余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成交量约2.5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达55亿元。2016年底,四川和福建两个非试点地区也开始了碳市场建设工作。
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国内外实践表明,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
2021-09-28 08:33:31 科技日报 作者: 李新悦 记者陆成宽 9月24日,记者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该集团龙源碳资产公司(以下简称龙源碳资产)自行研发的
2019-12-20 08:36:1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冯丽妃 “如果全球最大125家采购商的主要供应商增加20个百分点的可再生发电量,就可以减少10亿吨的碳排放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