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废钢 | 耗时 10 ms

开启实现世界500强的新航程——从防基地和中金不锈基地建设看柳集团向海发展步伐(下)

中国铁工业在时代磅礴发展中,成为大国坚不可摧的筋铁骨。1958年,作为毛主席亲自制定建设的柳,如今在祖国南疆、泛北部湾经济圈,已成长为一个令铁行业惊叹的铁强企。

集团中板厂发力高端产品高强Q550D开发成功

日报消息(通讯员何涛)近期,高强Q550D在中板厂常化炉顺利完成热处理,这是该厂首次突破Q460等级,开发出高强度工程机械用新产品。经过力学性能测试,强度、韧性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铁业加快重组整合

  铁业关注已久的“沙收购南”再获进展。

2023-03-21

新固法将在九月施行 专家:应加强对固利用企业的政策支持

2020-06-29 08:49:41 经济参考网今年9月1日起,修订后的固体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施行,明确进一步促进固综合利用。

2020-06-29

风电将进入平潭大练海上风电项目

2019-05-17 09:39:11 上市公司官网近日,山股份营销总公司板材销售公司与中交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签订8000吨DH36、DH36Z35海上风电订单,用于平潭大练海上风电项目。

2019-05-17

央视《百年百城》聚焦柳 全国首个5G云上厂酷炫来袭

其中,“千锤百炼成”篇章重点展示柳集团在生产技术、创新研发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

冷轧薄宽带单位制造 成本荣获先进企业第二名

日报消息(通讯员叶有兴)近日,中国铁工业协会对评选出的2019年度“对标挖潜”十项主要产品制造成本暨吨材利润先进企业前三名进行通报表彰,柳荣获冷轧薄宽带单位制造成本先进企业第二名。

柳州车将用上柳州板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专家到柳集团进行汽车板供应商技术评估

日报消息(通讯员秦智、陆坤宁)3月30日,上汽通用五菱8名技术专家到柳集团,进行汽车板供应商技术评估工作,实地查看了热轧生产线、冷轧生产线,以及质量检验的过程。

线材再添新成员直径11毫米SWRH82B绞线试制成功

日报消息(通讯员孙晓鹏、潘斌)日前,柳集团第一轧厂成功试制出直径11毫米SWRH82B绞线。经检验,该产品组织中索氏体化≥90%,各项性能均达预期效果。

多地加强弃口罩管理

日前,各地纷纷出台措施,加强对弃口罩的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石嘴山市在全区率先出台弃口罩收集处置办法,将弃口罩等疫情防护用品划分为有害垃圾来收集处置。

2020-02-28

产量突破1300万吨截至12月15日,今年以来产量达1311.04万吨,超越2018年全年1308.18万吨的历

日报消息(通讯员黄晟)12月13日18时32分,柳年产量突破1300万吨大关。这意味着,今年柳实现1300万吨仅用时十一个半月,同比提前14天,刷新年用时最短纪录。

铁业迎挑战显韧性

  山东日照东港区依托山东铁集团、日照铁集团两大企业,聚力发展围绕铁产业的配套服务产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8-16

将生产超细高强帘线 它被誉为线材中“皇冠上的明珠”

日报消息(通讯员欧阳伊卉报道摄影)为进一步提升柳集团帘线产品附加值和超细高强丝的生产研发水平,近日,柳、广西大学根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高性能丝、预应力绞线及冷镦成型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助力铁供应链创新,G7为铁行业运输加把劲儿

针对铁运输物流痛点,G7基于十多年物流行业服务经验,提出铁供应链四新化将安全、效率、成本最大优化。2019年6月3-5日,第十三届铁矿石国际市场研讨会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盛大召开。

2019-06-06

创新打造“铁梦工厂”

  前不久,中国宝武与中集团启动重组。这是我国铁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我国铁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高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023-01-10

聚焦绿色铁和高端制造本土化 兴澄特与斯凯孚深入合作

双方将从绿色铁、高端轴承标准制定、材产业化研究、轴承应用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021-11-16

广西最细丝在柳诞生直径0.3毫米仅相当于5根头发粗

日报消息(通讯员蒋国华、李西德、黄艳)近日,柳集团自主开发的LX70A帘线盘条在柳实业公司桂龙金属制品厂成功拉拔直径0.3毫米丝,单丝直径只有5根头发粗,为广西最细。

“柳造”扬帆而上驶向深蓝 ——柳集团抢抓对外开放机遇之观察

港口码头正在吊运柳材 本报通讯员 李德毅 摄今年前4个月,广西柳州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集团)实现出口订单7.38万吨,创汇4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50%,中厚板、冷轧产品、热轧产品受到越南

年底铁运输 迎高峰

夜幕下的市鹧鸪江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里一派忙碌景象。12月12日,市鹧鸪江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里一派忙碌景象,材发货迎来高峰期,柳产“坐上”货车销往各地。

旧轮胎重生记:从“弃”到“重生”,红太阳引领行业绿色变革

尤其是汽车变得越来越普及,弃的轮胎就成为一组惊人的数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旧轮胎以8%~10%的速度急剧增长,到2020年我国旧轮胎产量将达2000万吨,成为新的“黑色污染”。

2019-08-0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