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政府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纳入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了有力举措,近年来碳强度显著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逐步推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11 08:46:25 中国科学报英国加的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水研究所和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改善水质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对河流的生态影响
《繁荣与衰落2020:追踪全球燃煤电厂开发》是第五次对全球燃煤电厂装机的年度调查。该调研发现2019年处于在建以及建设前期准备阶段的煤电产能同比下降16%,与2015年水平相比下降66%。
除此之外,报告还强调了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就会在那里停留几个世纪。在海洋中,它可以持续更长时间。因此,全球变暖的趋势或将持续。
一系列全面的运营测试的结果,包括一个定制装置的操作,使100%的氢气散发出熟悉的天然气气味,现在正在进行分析,以便对英国现有的天然气网络运输氢气的适用性提出建议。
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人共同居住的“地球村”是全球人的共同责任,更是世界大国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拜登入主白宫后,美方已第一时间重返《巴黎协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与中国正趋于同向而行。
如果不进行任何干预,为提供这些电力而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排放,加上空调中使用的具备显著全球变暖效应的制冷剂(氢氟碳化物,HFC)的泄漏,将严重加剧不断升级的气候危机。
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商欧亚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宋本表示,低碳经济掀起了史上最大采购订单浪潮,对钴、锂、镍等电池材料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革新,包括改变电池化学性质和提高能量密度,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人员使用两种不同的情景对全球气候进行了建模-一种情景制定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一种情景没有制定。这些涵盖了从20世纪80年代制定到现在的时期,并以每年3%的保守估计来预测未来。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电力、钢铁、水泥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寿命往往长达几十年,新建基础设施在未来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并产生碳排放锁定效应。
2021-12-22 09:19:09 中国能源网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电力、钢铁、水泥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寿命往往长达几十年,新建基础设施在未来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并产生碳排放锁定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消失、厄尔尼诺现象肆虐、极端天气频发,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威胁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大力推进二氧化碳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2019-11-27 08:36:08 经济日报本报日内瓦电 记者杨海泉报道: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称,大气中吸热性温室气体水平连年突破历史纪录,这种持续的长期趋势意味着人类子孙后代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以电力行业为例,目前,电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气设备绝缘介质是六氟化硫(SF6)气体,但该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约23500倍。
2020-09-25 08:58:45 china5e基于市场需求和坚实的技术匹配背景,蓝界科技强调重型应用市场,其甲醇重整燃料电池技术将助力这一无法直接纯电气化的领域实现碳中和 道路运输电气化势头日渐强劲
在《大气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的这项研究还表明,海洋变暖的速度正在加快。虽然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海洋温度最高的十年,但温度最高的五年都出现在最近五年。
2021-11-11 10:00:47 新华社新华社英国格拉斯哥11月10日电 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