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制氢,通过氢气的桥接作用,既可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源,也可绿色转化为液体燃料,从而有可能实现由化石能源顺利过渡到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循环,催生可持续发展的氢能经济。
虽然氢燃料汽车小批量产品试点示范已经初见成效,但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全面市场化尚需时日,而且时间可能较长数据显示,2018年虽然日韩部分燃料电池车型销量下滑,但我国燃料电池车产量达1619辆,同比增长54%
(hydrogen-on-tap)技术改造皮卡和其他类似车型,该技术能够让车辆自己生产氢燃料,即当汽车运行时,就开始自行生产零排放燃料。
,以 完善提升中试基础条件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为着 力点,体系化谋划总体布局,分层级支持建设,打造一批设施条 件好、转化能力强、运营机制活、辐射范围大的高水平新材料中
2019-09-11 09:10:01 中国石化新闻网9月6日,浙江省首座加氢站——中国石化浙江嘉兴嘉善善通加油加氢站建成,这是浙江省第一座集加油、加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同比猛增6倍。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
示范区利好政策不断业内人士认为,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成本的降低,既需要核心技术的突破,也需要通过规模化推广来促进总成本的下降。记者注意到,近期,全国多个省市密集发布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规划。
作为业内公认的理想新能源,“氢”的来源也非常广泛。工业副产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等技术都已十分成熟。特别是焦炉煤气中产生的工业副产氢,过去都是直接当做燃料烧掉,利用价值并不比同等热值的煤炭高。
会上,天能股份旗下浙江天能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能氢电”)凭借在氢燃料电池生产和应用方面的领先实践,荣获“2021年度中国氢电产业链国产化优秀贡献奖”。
氢能入法表明氢能终于被国家认可为能源属性,其能源地位在顶层设计中得到固化,可以和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并列了;补贴政策的调整,表明国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完整的构想:围绕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
近日,团体标准T/CAS 548—2021《氢燃料电池冷却液》由中国标准化协会正式发布。该标准于2021年12月16日通过并正式实施,是国内在氢燃料电池冷却液领域首个团体标准,也是现行的唯一标准。
2020-04-08 13:20:55 燕山石化疫情期间,国内氢能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开始涌现出一些突出的新成果。记者获悉,燕山石化北京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开始试生产,并于近日产出氢气。
9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柳东新区润港路的中国石化东城集团加油站内的博园加氢站,蓝色的加氢设备在众多加油设备中格外显眼,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我市首座加氢站,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主要为东风柳汽商用车及乘用车提供加氢服务
【氢通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任亚辉】除了国内企业之外,国际巨头也在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市场,日本丰田、韩国现代都已经在北京、广东等地建设制造基地 。
2020-04-24 09:09:59 雪球综合近日,记者从天津港保税区下属企业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港控股”)获悉,由其承担的上海岩谷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车辆测试项目已成功完成车辆加氢测试任务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