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PM2.5、PM10年平均浓度分别较2017年同比下降12.1%、7.1%。今年春夏之交,预计沙尘天气可能会有所缓解,这对北京及周边环境会有何影响?
2020-10-12 11:29:51 生态环境部据生态环境部消息,2020年10月7日起,随着大气扩散条件转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入秋以来第一次区域性PM2.5污染过程。
9月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工作年中推进会透露,下阶段,湖北省将重点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提升“气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8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课题组、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题为《2013—2017年间中国 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力
其中,郝吉明院士研究团队在梳理总结5年间空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依托清华大学开发的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结合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和大气污染暴露—响应模型,评估了2013-2017年间中国PM2.5污染改善的主要驱动因素
2019-04-23 10:29:49 互联网昨天(21日)夜间开始,京津冀中南部逐渐处于低压底部弱气压场,湿度高,逆温重,南部太行山前逐渐形成PM2.5高污染带,达到中重度污染水平;今日(22日)白天
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1.8倍左右,重污染天数占全年90%以上,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关键仍然在秋冬季。
区域传输占四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称,现阶段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中区域传输超四成,以东南、西南传输通道为主,且随着污染级别的增大,区域传输分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重污染日(PM2.5日均浓度>150微克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engel.ac本报讯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最新一期《温室气体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指出,2021年,大气中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浓度均创新高,
根据通报,今天7时,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162微克每立方米,污染在区域传输挤压滞留作用下呈现明显的分割线,其中偏北部分城区及西北部区域为5级重度污染水平,偏南部分城区及东南部为2-3级良轻污染水平。
记者从苏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苏州市区PM2.5浓度为3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据悉,这是苏州自有记录以来创下的PM2.5最好阶段性成绩。
10:31:42 新华财经从18日召开的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气污染治理专场获悉,“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三个协同”,即PM2.5
11月21日,由自治区工业促进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广西广播电视台、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4年广西“工业强区·桂在益企”直播带岗活动走进柳州。
近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而臭氧(O3)浓度却不降反升。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O3平均浓度为1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5%。
2020-07-24 09:05:10 启东市日前,启东市2020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状况出炉,今年1~6月,细颗粒物(PM2.5)平均值为27.7微克每立方米,较去年同期(33.1微克每立方米)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