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三方联合签署了“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减排量转让协议, 这标志着中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正式完成。
未来属于这样的社会,他们抓住面前的呈指数级增长的机遇,既能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也能重组他们的治理和信仰体系。”新能源和技术创新是基础,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以下是RethinkX网对这个报告的简要概述。
2019-08-29 11:08:14 国际能源网编者按:近日,德国Thuga Erneuerbare Energien集团与CEE集团展开合作,将联合运营一个500MW无补贴光伏项目。
国家电网这份行动方案,将切实发挥出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加快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进能源电力行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0年12月30日,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建成投运。该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为支撑青海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规划建设的第一条特高压输电大通道。
首先,在2019年伊始,中国核电漳州核电一期和中广核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项目获得核准,结束了国内核电三年来零核准,实现了核电发展的破冰之旅。
2020-10-28 08:14:13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彭大伟 德国能源巨头易昂(E.on)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德国今年年初至今的太阳能发电量已超过去年全年规模。
2021-06-07 16:45:11 中国能源网 作者: 杨 晨 6月4日,新能源云碳中和支撑服务平台“碳效码”“碳惠易”“碳惠贷”三大应用场景在湖州发布上线
今年伊始,国务院、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要求公交、物流、出租车等商用汽车,电动化率达到80%,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文征求意见,提出在特定领域加快推广换电模式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背景下,现代汽车集团着重关注新能源汽车全球化、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等问题,并竭尽全力为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
近年来,惠程科技继续保持高端智能制造业务持续发展,不断拓展产品和服务,深化产业升级向智能电网、智能输配电系统,新能源智能化充电系统、光伏发电设备、新能源系统运营管理方向发展。
因此,私营企业目前还没有参与大规模生产绿色氢能的动力。▎“冉冉升起的新能源明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计划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的欧洲还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国家支持下建立“氢经济”。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自治区科技厅10月28日发布2021年广西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我市两个项目入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10月27日上午,柳州核加微电子有限公司广西首个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项目上线仪式在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产业园举行,这意味着我市半导体产业迈出重要一步。
孟凡瑞摄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6日,国内首条采用“超级电容+钛酸锂电池”储能供电装置的有轨电车工程——广州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完工。该工程由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承建。
记者28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