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市场体系 | 耗时 17 ms

磷酸铁锂电池的份额有望回升

成本优势凸显作为动力电池的主力军,近几年,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一直占据着全产业约95%的份额,而两者之间的较量也从未停止。2015-2016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有率高达70%左右。

2019-04-17

关于举办2024 年高校毕业生暨柳州民营企业专招聘会的函

,“职”在未来2024 年高校毕业生暨柳州民营企业(九月)专招聘会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 业工作决策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

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加速洗牌

在专家看来,补贴退坡力度加大为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添加了不确定性,随着补贴逐渐退坡,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洗牌,低端车企注定会被淘汰。

2019-05-21

到2030年储能价值可能高达4260亿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在新的十年里,电池和电池技术将在把更多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推向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01-09

储能电池供应链大量进入至少还需要3年时间

美国储能规模的快速增长将导致对可用的电池进行进一步争夺,导致许多人考虑采用替代锂离子储能统的新型储能技术。而在日前举办RE+ 2022(美国最大的清洁能源贸易展)上的很多行业人士都这么认为。

2022-10-18

销量持续回暖 新能源汽车股受追捧

分析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结合“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看,仍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随着未来几年份额的提升,行业产业链仍具有非常大的投资机会。

2020-11-09

“全链条”协同发力 “走出去”向海图强 ​监管局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标杆

日前,监管局收到东风柳汽发来的感谢信。信中提及,监管局坚定站在企业身后,及时处理“乘龙”商标被恶意抢注一事,维护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助企纾困解难成效显著。

哈尔滨工业大学调研组来柳调研时指出 携手打造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日报消息(全媒记者韦斯敏)11月30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率调研组来柳,围绕人才培养、基础教育等工作开展调研。

锂矿争夺加剧 锂电池回收才起步

要实现锂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除了从上游寻求更多锂矿资源,有关部门和企业还加强了对下游产业锂电池回收的布局,但总的来看,当前锂电池的回收刚刚启动,目前部分锂电池仍处于随意废弃状态。

2021-12-03

汽车“国六”排放标准下月实施 激活后处理领域千亿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国六标准的实施,对零部件企业影响较大,从去年起这种影响就已得到充分现。在7月1日国六排放标准正式实施后,与后处理相关上公司会获得良好受益。

2020-06-24

“加大号”配置应对变革新风行T5 6.99万元启动预售

动力方面新增1.6L/5MT、1.5T/6AT两种动力总成统,预售价6.99万元至9.99万元。在车下行的背景下,汽车用户的购车心理和用车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

自治区科技厅公布2022年创新联合名单 我2家单位榜上有名

日报消息(全媒记者荀诗媛)9月12日,记者从科技局获悉,自治区科技厅日前公布了自治区2022年创新联合名单,全区共有6家。

可再生能源补贴或将倾向生物质和垃圾发电 未来风、光是构建绿证的核心

而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目前也只是统计了风电和光伏的绿电证书核发量,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并没有统计在内,这预示着未来构建绿证的核心将是风电和光伏。

2019-10-16

资金疯狂卖出隆基股份,在担心什么?

就美国来说,限于政策上规避,国内很多企业很早就在跟美国贸易往来时有所规避,正如隆基股份所言,美国仅是其出口业务的一小部分。

2021-11-08

吉利联姻LG化学 日韩电池大举进入国内

前者可顺势扩大在国内电池上的份额,后者则可以像比亚迪一样,电池自供自给。LG化学于6月13日宣布,将与吉利汽车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一家合资电池公司。

2019-06-21

2020年德国太阳能PPA规模将达300兆瓦

“随着目前现货价格的上涨,PPA协议也随之增多。的主要驱动力再度复原。”德国咨询公司Enervis的合伙人Nicolai Herrmann如是说。

2020-10-22

2021年下半年氢能展望:中国驱动增长

碱性电解槽因经济效益更好将继续主导,2022年份额为80%。为应对销售不断增长的局面,电解槽制造商在建工厂的数量超过所需量。2024年前约有16GW的产能投产,足以满足数倍的需求。

2021-08-12

平价上网 风电回归平稳

上开发企业的热情似乎不减,还在四处找项目。有业内人士分析,电费平价上网时代风力发电将进入“冷静发展”或“平稳发展”。

2020-07-22

将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经济融合明年关联产业规模达50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记者梁莎莎)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

张希良:未来中国碳规模或超70亿吨 碳价仍有上升空间

7月30日,全国碳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为每吨54.17元,较上线开盘价上涨12.85%。未来中国碳的规模和潜力有多大?

2021-08-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