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工业设计 | 耗时 59 ms

关于印发《第二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大赛作方案》的通知

第二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大赛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柳州市凝心聚力抓产真抓实干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总体方案(2021—2023年)》和《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柳政规

2021-07-20

服务本地 面向东盟——我市举行服务对接会助力 产转型升级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报道摄影)为了把作为产升级的突破口,我市今年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助力发展。

“头脑风暴”促产品“蝶变”——聚焦我市与本地特色产融合发展

“我们和柳州开宇塑胶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塑开宇’)共同打造的产品热固性注塑机,获得2022年红点概念奖。”

助力“柳字号”拥抱美好未来——从刚公布的相关数据看发展

“广泛的参赛群体以及多元化的创意给本地企带来了一场盛宴,也让国内外更多的优秀机构、高校人才关注柳州制造和柳州旺盛发展的。”市信局局长汤振国说。

“柳州制造”跃向“柳州创造”— —第五届中国—东盟与创新论坛侧记

12月8日,第五届中国—东盟与创新论坛暨第三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大赛颁奖仪式在我市举行。来自我国及东盟各国的院校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会。

第二届“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大赛落幕 10万元大奖得主揭晓

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12月8日,主题为“助力共建中国-东盟区域科创中心”的第四届中国-东盟与创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柳州举行,聚焦重点是如何将锻造为中国-东盟创新合作的共同语言。

【已失效】关于开展2023年柳州市创新券接券机构申报作的通知

 柳州市创新券接券机构申请表.docx2. 柳州市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

自治区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推动我区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一、提高发展意识结合我区重点产发展方向,主管部门连续三年组织全区规上生产企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意识,增强产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于《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 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为加快我市发展,推动企创新发展和产升级,特制定《关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

柳州企,打开了产品质量的“美颜”模式——关注我市发放首张创新券

10日上午,在柳州黔桥技术有限公司,市信局作人员向该公司发放价值23万元的创新券,这是柳州乃至广西发放的首张创新券。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加快成果转化,促进发展,更好地为产转型升级服务。

“中小企<em>业</em>服务月”政策宣讲进园区——柳州市<em>工</em><em>业</em><em>设</em><em>计</em>创新券和小微企<em>业</em>服务补贴券政策宣讲会成功举办

“中小企服务月”政策宣讲进园区——柳州市创新券和小微企服务补贴券政策宣讲会成功举办

 6月4日上午,我中心在洛维祥兴孵化园举办柳州市“中小企服务月”政策进园区——创新券和小微企服务补贴券政策宣讲活动,鱼峰区近5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鱼峰区信局韦秋玉副局长作了开班讲话

我市全面启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作 力争到2025年成果转化产值突破200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市政府发布《柳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启动高质量发展各项作,进一步扩大柳州的影响力、推动力。

“中小企<em>业</em>服务月”政策宣讲进园区— — 柳州市<em>工</em><em>业</em><em>设</em><em>计</em>创新券和小微企<em>业</em>服务补贴券政策宣讲会成功举办

“中小企服务月”政策宣讲进园区— — 柳州市创新券和小微企服务补贴券政策宣讲会成功举办

6月12日上午,我中心在阳和服务站举办柳州市“中小企服务月”政策进园区——创新券和小微企服务补贴券政策宣讲活动,近5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二届中国-东盟与创新论坛在柳举办凝聚创新共识 共谋发展思路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6月28日,以“凝聚创新驱动力 开辟中国-东盟合作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东盟与创新论坛在我市举办。

【已废止】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创新券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创新券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柳州市创新券管理办法

唤醒沉睡技术 掘出商矿藏——关注不断壮大催化我市各行提质增效的现象

与此同时,在的催化作用之下,各行的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一项项产品经过师之手,“颜值”倍增,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和质量也大大提高,甚至还诞生了“爆款”。

政协柳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推动加快发展

会上,侯刚通报了我市发展的情况。近年来,我市初步形成了以企为主体的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中心2家,自治区级以上中心(企)13家。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