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交通、城市、物流、医疗、教育、农业、水利、环保、应急等领域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赋能作用全面提升,初步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近来,各地围绕氢能产业的利好政策频出:山东发布《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江苏太仓发布《2019年太仓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
7月29日,“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协鑫氢能战略发布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企业家就氢能产业的发展形势、政策改革、技术路线、经济成本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该企业由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及博士生团队发起成立,面向“人不能近、人不能及、人不能为”的极限环境,研发制造特种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高危、高成本的维护作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电、石油化工、水电、市政网络等领域
本届论坛重点聚焦能源革命与绿色金融、石油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5G”带动产业升级等领域,20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科研院校、金融机构及企业代表参会并开展交流研讨。
地方规划虚实9月18日,山西省工信厅组织召开《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研讨会,氢能产业化是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山西省可能会成为2020年第一个发布省级氢能发展规划的地区。
当前整个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掀起了高潮,现在看来,在北京、上海、天津,包括湖北、重庆、浙江、广东都开始了汽车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的试运行。
在氢能领域,韩国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在韩国政策指引下,大企业加大布局氢能市场力度。图为韩国龙仁市现代起亚汽车环境技术研究所,一名工作人员展示如何向一辆氢燃料电池车加氢(资料照片)。
2020-12-16 12:28:19 香橙会研究院 作者: 牛秀芳 根据香橙会氢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1月底,海外共有304家知名企业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
,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超百亿元;氢能供给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布局,建成加氢站(含加氢功能的综合供能站)30座以上;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交、物流等领域形成示范推广,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本报驻德国记者 李山摄今日视点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氢能战略》和《欧盟能源系统整合策略》两份相辅相成的战略文件,计划未来十年向氢能产业投入数千亿欧元,与“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和《欧洲绿色协议》紧密结合
其中,“氢能产业发展及其技术装备创新支撑研究”项目作为四大课题之一,旨在提出我国2025年、2035年和2050年氢能领域技术装备发展分阶段目标,以及在制氢、储氢、运氢、用氢、氢安全方面的重点任务,有针对性的给出战略保障和近期政策建议
2020年12月21日,我国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加速发展绿氢制、储、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支持能源各环节多场景储能应用,着力推进储能与可再生能源互补发展
氢能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已经不言而喻,当前氢能产业发展的一大关键,在于“构建起完善的氢能生态链”。陈卫解释道:“相较于其他能源,氢能目前尚未有完整形态的制氢、储氢、运氢产业,相关配套的能源政策也未完备。
结合前期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保定市同时进入三个城市群的合作城市(北京、河北、河南三大城市群)未来将推广1000辆以上各类车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同时进入三个城市群的氢能产业龙头企业。
随着氢能产业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政策及标准、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车辆推广初具规模。不过,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仍存在制约瓶颈。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