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就业培训 | 耗时 20 ms

【已失效】关于做好2022年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基地、世赛集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组织申报 2022 年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2.

关于按时申报2019年企接收柳州籍高校毕岗位补贴和小型微型企(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社会保险补贴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落实好我市高校毕政策,切实做好企接收柳州籍高校毕岗位补贴、小型微型企吸纳高校毕社会保险补贴申报工作,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接收柳州籍高校毕岗位补贴

柳州市中小企<em>业</em>服务中心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柳州市中小企服务中心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3月22日,柳州市中小企服务中心党支部召开2022年度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覃宛君到会指导,会议由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汪涛主持。

柳州市中小企服务中心鱼峰服务站授牌仪式暨2018年企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专题圆满举行

    2018年10月26日上午,柳州市中小企服务中心鱼峰服务站授牌仪式暨2018年企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专题在鱼峰区工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圆满举行,30多名企代表参加了活动

2018-10-27

广西实施新一轮专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养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技术人才

1000 名左右中高层次专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养造一批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技术人才。

关于举办2010年广西中小企发展专项资金和农产品加工企扶持资金项目申报班的通知

附件:2010年广西中小企发展专项资金和农产品加工企扶持资金项目申报班回执.doc

2009-12-23

柳州全力扶持退役军人 举办38场招聘会 提供岗位近3万个

    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丁旭介绍,柳州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为退役军人“搭平台、找路子、供信息、解难题”,做好退役军人日常服务,开展退役军人直通车活动

柳州全力扶持退役军人 举办38场招聘会 提供岗位近3万个

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丁旭介绍,柳州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为退役军人“搭平台、找路子、供信息、解难题”,做好退役军人日常服务,开展退役军人直通车活动、失困难退役军人精准帮扶专项行动

关于举办2016年柳州市模具制造与应用技术专题的通知

               附件:会报名回执.doc 关键词:柳州市模具制造应用技术

2016-05-06

关于维护新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

(牵头单位:自治区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参加单位:自治区直各行主管部门) 三、优化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十二)优化职技能服务。创新方式方法,积极为各类新形态劳动者提供创服务。

关于举办2010年广西中小企发展专项和农产品加工扶持资金项目申报班的通知

附件:2010广西中小企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班报名回执.doc

2009-11-24

关于召开工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启动仪式暨企数字化转型会的通知

附件下载:工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工作启动仪式暨企数字化转型会活动方案.docx

2023-03-10

柳州34个见习基地通过复核 目前全市共有见习基地99家

为更好地帮助高校毕生等青年群体提升能力,实现稳定,近年来,柳州市人社系统不断推进见习基地认定工作,加大力度开发见习岗位,积极为高校毕生搭建求职通道,为企输送高质量人才。

2024年广西援助月全面启动 柳州首场大型招聘会暖心送岗

在2024年援助月带岗直播间里,网友们踊跃留言。日前,2024年广西援助月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在柳举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以工代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20〕30号,以下简称30号文件)精神,现大力开展以工代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贯彻落实30号文件以工代政策30号文件拓宽了以工代范围,明确了以工代三项政策:加大对新吸纳劳动者企的支持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工代”补贴实施指导意见

二、补贴标准企组织“以工代且每月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的,给予企每人每月500元“以工代”补贴,按月发放,补贴期限至2020年6月30日止。

关于加快落实扶贫车间(微车间)建设工作的通知

 扶贫车间奖补资金申请表.docx2. 符合奖补条件的贫困劳动力()花名册.docx3.

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工作方案的通知

育壮大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提高当地群众劳务组织化程度。项目主单位要督促指导施工单位做好以工代赈务工人员合同签订、台账登记、日常考勤等实名制管理工作。(五)精准做好务工人员

育更多制造优秀人才

  制造是实体经济的脊梁。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我国制造逐步走向高端,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越发旺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制造人员在20个大类行中位居第二位,人口占比达18.1%。

2023-06-0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