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小米汽车 | 耗时 16 ms

“利奇马”过境,那些纯电动公交还好吗?

2019-08-21 16:02:20 中国报台风“利奇马”让江、浙、鲁等地许多城市的道路变成“水路”,也让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经受考验。

2019-08-21

H1乘用装机观察:外资电池占比22% LFP占比4%

2月新能源产业整体处于停工状态,进而对新能源生产销售和动力电池装机产生致命打击。上半年乘用装机电量同比大幅下滑已成定局,并将延续至下半年。

2020-07-14

马斯克:特斯拉电动卡“Semi”即将量产

2020-06-11 11:15:48 新浪北京时间6月1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一封内部电子邮件中称,特斯拉半挂式电动卡“Semi”即将量产

2020-06-11

井深约1500!浙江首个海岛温泉正式开钻

此次开工的温泉钻井,深度约1500,工期预计为15天。

2020-07-22

四川整改清退4700余座水电站

据四川省水利厅统计,四川现有5025座水电站。在整改和清退的4774座水电站中,1091座将被清退,3683座属整改序列。

2020-11-20

布局能源生态管理,北新能源与奔驰能源公司开启合作

2019-08-09 08:44:49 新华网8月8日,戴姆勒股份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梅赛德斯-奔驰能源公司”)与北集团旗下子公司北京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9-08-09

【企业招聘】柳州市中企业招聘信息2022年第7期(总第127期)

柳州市中企业招聘信息2022年第7期(总第127期)信息来源:由柳州市中企业服务中心培育科收集、信息科整理发布            

新能源销量爆发式增长,前三甲几乎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在11月新能源销量排名中,上通用五菱、比亚迪和特斯拉位列前三,其中上通用五菱销量为3.6万辆,比亚迪为2.6万辆,特斯拉为2.2万辆,前三强共占新能源总量的46.5%。

2020-12-11

置身补贴红线外 新能源“换电”的经济账

2020-04-30 08:21:37 时代周刊   作者: 刘洋 刘晓梦  多年扮演“试点”角色的新能源“换电”模式,在利好政策开路下谋求破局。

2020-04-30

谁关闭了氢燃料电池的大门?

氢燃料电池,遭到著名杂志《Nature》的一记重锤。近日,一篇刊登在《Nature》子刊上的文章,由于大力唱衰氢燃料电池的前景,在氢能源业界引起了不关注。

2022-03-03

第十一届全国品牌故事 全国总决赛结果出炉 东风柳两部视频作品分获一等奖

总决赛中,东风柳两部作品从众多顶尖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由大赛评委团评定为一等奖,彰显了东风柳的创作实力和深厚的品牌内涵。

0.85毫钢带在柳钢成功下线刷新行业常规宽带钢热连轧轧制成品厚度最薄世界纪录

日报消息(通讯员卢焕友、梁泽成)日前,0.85毫×1280毫规格的钢带在广西钢铁热轧厂1780毫生产线成功轧制下线,刷新了行业常规宽带钢热连轧轧制成品厚度最薄的世界纪录。

多款“广西制造”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 柳钢柳工广西集团排名亮眼

广西集团新能源轻型物流首次进入美国、日本市场,新能源成为G20峰会官方用。广西林业集团高端绿色家居产品进军欧洲市场。

全球最快量产100万电动 比亚迪提速国际化战略

2021-05-20 09:24:25 中国日报网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正式下线仪式,成为首个进入新能源“百万辆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2021-07-08

【企业招聘】柳州市中企业招聘信息2023年第59期(总第240期)

-----------上班时间: 8:30-17:30,单休上班地址: 柳东新区花岭粤桂黔产业园6栋联系方式: 陆18878221081,林15717724456  - 柳州市振翔配件有限公司

前三季度电池装量:宁德时代6.3GWh独占鳌头,国轩高科居第二

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量31.6GWh,同比增长101.6%,环比增长14.0%。其中,新能源物流动力电池装量的表现如何?

2022-10-26

一棒接着一棒 奔向东盟餐桌 ——柳江莲藕出口

早上7时,莲藕收购人覃冠品和5名同事接下第二棒,驾驶着三轮去往藕田。要跑好这一棒不容易。“出口的莲藕品质要求高,要个头大、表皮光滑、成熟度合适。”覃冠品说。

鹏调整免费充电政策 8月1日后订免费充电调整为1000度/年

2021-07-14 09:33:48 第一电动网   作者: 孙宇飞  第一电动网消息,鹏官方发布了全新的免费充电政策,并将于8月1日正式实施。

2021-07-26

废弃物利用 河北年产沼气和生物天然气6700多万立方

年产生物天然气730万立方、生物有机肥4.2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020-05-20

新能源的估值悖论以及行业大佬的终极归宿

也许很多人没意识到,上集团这个标准大蓝筹也是一个超级长牛股,过去十几年里也上涨了十几倍,这和行业在中国的大发展和上本身的实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到了新能源的时代,上却不行了。

2020-12-0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