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
(二)企业应采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安全稳定、智能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达到以下要求: 1.单体电池企业应具有电极涂覆后均匀性的监测能力,电极涂覆厚度和长度的控制精度分别达到或优于2μm和1mm
另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氢能及氢能技术相关产业链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美元。一时间,关于“氢能产业或将迎来大繁荣”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资本市场上,氢能源概念股受到追捧,个股“沾氢就火”。
梳理氢能产业近三年的重要政策节点可以看到,2019年,我国首次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快氢能产业布局;2020年,我国首次从法律上承认氢能属于能源;2021年,全国两会上双碳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为航运业的大规模碳中和奠定基础 西门子能源将建设一座50兆瓦级电解水制氢工厂 欧洲能源公司将在丹麦南部的奥本罗(Aabenraa)运营该电解水制氢工厂 西门子能源日前获得欧洲能源公司订单
记者从浙江省能源集团了解到,目前浙能集团正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联手,积极开展氢能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今年底,液氢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有望在嘉兴落成。今后,使用氢能的汽车,能耗成本有望接近汽油车。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5月7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自治区科技厅新近发布了非粮生物质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等3项专项申报指南。
日前,北京市公布《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北京将依托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程。
其中,绿氢是诸多行业深度脱碳的唯一手段,包括以石化、钢铁、化工为代表的工业领域以及以航空为代表的交通行业等。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氢能源市场规模可达2.5万亿美元。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整个氢能产业链,除了燃料电池堆作为关键装备外,氢能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车载氢能动力系统的技术迭代、以及储氢瓶的应用推广均是氢能汽车商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发展值得重点关注。
现今,氢气作为能量的载体进入能源领域,一方面是由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可以长时间存放,这一点胜过储能电池;另一方面,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氢气有了用武之地。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提到氢能相关的内容:(十一)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清洁替代政策。
2020-10-22 08:36:09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 刘彪 近日,在济南举办的“面向未来的氢能供应体系”主题论坛上,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汲佩德表示,济南正在加速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