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2015年,在通州西集地区打出了北京市第三眼水温超过90℃的地热井,出水温度高达92℃,出水量也超出预想。据测算,西集地区的地热资源若充分开发,将足够为3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清洁供热。
近30年来我国地热发电发展缓慢,新世纪以来地源热泵和水热型地热供暖(制冷)相继快速崛起,目前制约这三大利用形式发展的关键问题有:地源热泵供暖的初始投资较传统供热技术成本偏大,而且设置地埋管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
近日,广州能源所地热能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龚宇烈在接受《地源热泵》记者采访时表示,地热综合开发、梯级利用是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形式,可使地热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与开发。
项目采用“再生水+浅层地源热泵+冷却塔”综合能源系统,全部采用清洁能源为区域内约16万平方米建筑群供能。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制冷、制热能效高;浅层地热能则具有分布广、储量大、易开发、恢复快等优势。
合肥新站区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实施后,将用优质能源代替常规能源,以集中供热代替分散小容量锅炉供热,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噪音和污水排放,减少运煤、除灰渣造成的二次污染和对东北部城市交通影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专家在会上披露,该所研发设计制造的3000米长热管,可安装在热干岩地热井中,实现了中深层地热开发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约1.4亿吨标煤。长三角地区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可积极发展地表水源热泵、江水源热泵。”
张小雷表示,研究所对“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项目的实施高度重视,给予全力支持。他认为,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021-07-05 09:00:04 央视经过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新进展,日前在河北唐山马头营干热岩勘查区,成功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
9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曹耀峰,在苏州召开的“挪宝集团·2020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表示。
2020-03-13 14:20:42 自然资源部网站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日前会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等联合建设的国家地热干热岩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建设培育情况进行评估
7月30日,吉林油田在乾安花9井和花9-3-1井开展的地热资源利用先导示范试验项目,已成功实施两个月,节能效果显著。其中,花9井热采项目可实现日节气1000立方米。
据庞忠和介绍,在资源分布方面,长三角地区有丰富的浅层地下水,具有良好的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而且长三角地区河流湖泊众多,地表水广泛分布,水资源丰富,可作为水源热泵的重要热源。
近日,市发改委对外披露,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首个中深层换热试验正式开钻,试验结果将为临空经济区中深层地热规模化开发和新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记者从京投公司所属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北京首个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试验井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成功落地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枢纽项目,验证了2745米深的地热井热泵系统为枢纽供暖的技术可行性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