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实现碳达峰 | 耗时 20 ms

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携手推动产业链减排

近日,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成功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构建中和合作体系,减少整个采矿业和钢铁行业的排放。

2021-12-31

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携手推动产业链减排

2021-11-05 09:54:20 中国冶金报近日,浦项制铁与必和必拓成功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构建中和合作体系,减少整个采矿业和钢铁行业的排放。

2021-11-05

2021-2030年全球年均新增储能容量预计1TWh

到2021年,WoodMac预计全球储能装置将到12 GW/28 GWh。该机构一位高级研究分析师表示:“美国和中国电力行业加速脱的步伐正在加快,并为我们的全球市场预测奠定了基础。”

2021-10-12

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投入运行的加氢站数量到60座

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投入运行的加氢站数量到60座,70%以上为2018年以来建成。

2020-12-08

近期持续高温,用电需求不断攀升,柳州供电局表示 多措并举保障供电 全力以赴迎度夏

柳州讯 近期受高温天气影响,柳州网区电网负荷不断攀升,自5月28日柳州市气象台发布2023年首次高温橙色预警以来,截至6月2日,柳州地区最高负荷271.15万千瓦;日最大供电量5415.22

区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总投资超20亿元 涵盖多个领域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3月1日上午,鱼区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在洛维工业集中区龙翔食品产业园项目场举行,集中开竣工的重大项目有16项,总投资20.11亿元,主要集中在洛维工业园区和里雍镇

柳钢集团一批绿色低项目获贷款22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黎东平)近日,柳钢集团23个项目获得绿色低项目贷款额度22亿元,标志着该集团重大绿色低项目贷款零的突破。

到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年度增量预计250吉瓦

IHS表示,从2015年到2021年,太阳能光伏(PV)系统的平均成本下降了54%,而太阳能在已成为“几乎所有地方的首选资源”。它将占2021年至2024年之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新增产能的主要份额。

2021-03-19

我市举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建设两创会探讨未来企业发展之路

日报消息(记者李明祖)3月27日下午,中国青年创业大讲堂(柳州站)暨柳州市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建设两创会在柳举行。

能链快电:以算法和集中供给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 助力中和

2021-04-06 14:38:31 5e日前,能链NewLink创始人戴震参加中金公司举办的“路中国——中和2060论坛”。

2021-04-06

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

电池级酸锂均价由上周54.9万元/吨跌至53.1万元/吨,工业级酸锂均价由上周51.8万元/吨跌至49.9万元/吨,单日下跌超万元。

2023-01-30

2019 台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成果发布会成功召开

从2006起,已连续独家冠名支持了7届台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推广竞赛的同时也支持竞赛作品地建设。

2019-10-21

晋能科技亮相第八届中国(山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会暨博览会

4月26日,为期三天的“2023第八届中国(山西)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会暨博览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晋能科技携PERC、N型TOPCon、 异质结三款产品亮相展会。

2023-05-22

吴炜率队到鱼区调研复工复产情况时要求做好服务助企业做大做强

日报消息(记者江宏坤)昨日下午,市长吴炜率队到鱼区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伍德麦肯兹:预计至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将到741GWh

其中,中国风电市场或需新增超过2,000 GW的装机容量,以成此目标,为市场发展提供原动力。

2021-01-08

可再生能源增加 2018年欧盟排放同比降3.3%

欧盟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均由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监管,排放交易体系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交易市场,通过对二氧化排放收税以应对全球变暖。

2019-04-03

最高用电负荷德国水平浙江电网两天四度刷新历史纪录

7月24日两度刷新负荷最高纪录后,7月25日13时25分,浙江省全社会用电负荷于到8337万千瓦的历史最高值,刷新了今天上午刚刚创下的8243万千万纪录,这是浙江电网两天来第四次突破历史极值。

2019-07-29

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开发出首个蓝交易项目

2021-04-13 08:56:27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近日,“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成功注册成为首个符合核证标准(Verified

2021-04-13

国产48K大丝束纤维技术获重大突破 储氢成本将大幅降低

48K大丝束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我国大丝束纤维从研发试产成功走上规模化生产之路,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1-01-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