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 14:26:59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0月26日报道,日本政府近日表示,将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或能在日本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未来能源转型发展的方向已经确定。预计到2060年中国经济会达到人均GDP4.8万美元,带来能源需求67.3亿吨标煤,较现在提升38%。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科学家利用我国碳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实现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对于更加精准监测人为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021-02-01 09:45:05 通用汽车近日,汽车巨头通用宣布到2040年其全球产品和运营实现碳中和,通过自身节能减排以及碳补偿和碳积分购买,达到零碳排放。
2020-12-03 11:28:00 能见Eknower 作者: 大飞 在中国提出“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后,曾经饱受争议的煤电加速退出路径逐渐明朗
2021-04-02 13:05:46 中国能源网3月30日,由中山大学、索比光伏网、索比咨询等联合主办的2021竞速碳中和第八届广东省光伏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会议以碳中和目标下的光伏新机遇为契机
面对这一时代命题,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的JDC能源峰会也即将踏上新的征途——9月16-17日,以“筑低碳网络,赢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绿色网络峰会暨第六届JDC能源论坛将在杭州城中香格里拉举行。
一、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是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要和其他工作做好统筹,不能为了实现减碳而影响经济发展,要做好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碳的协同工作。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从“双碳”视角来看,大力推广循环经济,通过减少高能耗的原料加工环节,最终可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在动力电池领域之外,宁德时代另一大核心业务——储能系统营收也实现连年翻倍式增长、2020年实现储能总营收19.43亿元,储能在总营收所占比重也快速提升达到3.86%。
根据预测,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3亿吨,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绿氢)规模有望达到1亿吨。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2021-03-12 10:02:56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30·60
又如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基于西门子的实践探索,我们坚信:解决之道在于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而科技创新是关键。未来真正的碳中和应当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净零排放。
18:23 人民网 作者: 记者李楠桦 7日,国新办就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发布会上透露,我国正推进实现首例蓝碳碳汇交易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