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气候 | 耗时 37 ms

晶澳科技:光伏技术进步加速碳中目标

PERC技术理论上转换效率以达到24%,但因其面临工艺、制程、设备成本等方面的挑战,从目前来看,23.5%-23.6%的转换效率能是后PERC电池量产的瓶颈效率。

2021-04-02

碳达峰碳中作出山西贡献

2021-09-14 10:50:52 人民日报   作者: 胡 健  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2021-09-15

访谈 | 瞄准碳中 推动碳达峰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的目标愿景,意味着我国更加坚定地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路径,高质量

2021-02-02

卢强院士:我国碳中目标的路径建议

,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问题碳达峰、碳中的基本思路主要举措。

2021-03-17

煤化工在“碳中”历程中不或缺

煤化工需求仍将与大多数国家不同,我国“碳中”进程还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目的是保障中减碳,从而在未来的能源结构及技术体系之间柔性的转变。

2021-08-23

未来十年零碳资源满足100%新增电力需求 助力中国碳中

报告分析了“零碳投资情景”下中国零碳电力在经济技术上的行性,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零碳电力的相关政策与规划建议。

2021-01-18

搭上“碳中”的快车,核电迎来新机遇

“碳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新词汇,什么是“碳中”?碳中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零排放”。

2021-05-26

通威荣膺2021碳中先锋企业!

通威集团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新能源企业入选该案例并获奖,了社会各界对于通威多年来始终坚绿色低碳,积极助力并打造“碳达峰、碳中”“通威样本“”的高度认

2021-11-08

西班牙开始关注储能氢能

生态转型人口挑战部(MITECO)表示,政府将在该国宣布结束由于新冠疫情危机而启动的紧急状态后的15天内接受各方意见建议。

2020-04-15

碳中时代能源领域的大势:新能源跨界

其中,又把新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业务进行谋划,在氢能、地热、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方面开积极布局,努力将其打造为绿色洁净、转型的重要增长极。

2021-03-12

碳中——中国在国际舆论上的新挑战

比如,美国在做出2050年碳中目标承诺2万亿美元涉及变化与能源转型的新基建计划基础上,再次承诺2030年温室体相比于2005年降低50%—52%;日本提出2030年碳排放相比于2013年降低

2021-06-18

欧盟全球治理雄心

;各方承诺将联合国绿色基金扩容至74亿美元,企业界在“温室体零排放”目标上了更为积极的姿态,如亚马逊公司承诺在2040年前目标,全球有87家公司相关总投资有望达到2.3万亿美元。

2019-12-11

林伯强:碳中下的大国博弈及中国突围

2021-05-12 08:37:16 电联新媒   作者: 林伯强  全球性的治理问题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都有极广的跨度,要在世界范围内碳中目标,各国长期不懈协同合作是必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2021-05-12

IEA呼吁大力电池氢等新能源技术

21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今日油价5月6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执行主任法提赫·比罗尔表示,第19次全球变暖造成的石油行业动荡,为各国政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将绿色能源作为就业来源,同时也为目标服务

2020-05-07

碳中百万亿级“蓝海”,地热需乘势而上

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21-07-26

碳中如火如荼 光伏迎来新“良机”?

市场近期政策近日,国内外有关“双碳”的重要议题不断召开,对光伏行业的扶政策也频繁出台:11月10日,中美在联合国变化大会布《格拉斯哥宣言》,双方计划在减少温室体排放、清洁能源转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等多个方面开行动与合作

2021-12-13

地热能急需加强立法政策支

地热电“走走停停”,缺乏国家决策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靠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大污染治理、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推进,地源热泵清洁供暖已被大众所熟知

2020-04-13

“碳中”热潮对商品市场影响几何?

作为以世界工厂闻名的中国家,国家领导人对世界承诺的“碳达峰”、“碳中”目标集中体了中国长期低碳转型战略。

2021-04-07

构建碳中创新平台智慧联盟:中国首个碳中大数据研究院在京成立

(大会顺利举办)十四五规划2035年纲要指出,要“充分挥海量数据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021-04-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