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 18:05:00 中国能源网3月29日,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通过实施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PM2.5年均浓度连续两年达到国家标准,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
2021-03-26 08:35:56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刘晨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未来将是世界最大的,碳中和也确实会使部分企业成本提升,结合我国特色,初期肯定会更加利好国有电力及相关节能产业链企业
2021-04-12 08:55:21 科技日报 作者: 李迪 陈科 10日,四川大学联合四川省内重点科研单位及龙头企业,成立了全国首家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352GW/30=111.73GW新增部分,电力需求每年3%的复合增长,到2050年平均每年光伏装机量,即:26.82*(1+3%)30次方/30*50%/1400=455.94GW即到2050年要达到碳中和光伏每年的平均装机量需求
会议伊始,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强调,为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十四五”规划期间有效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协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2021-08-04 13:36:27 陕西日报 作者: 申东昕 7月28日,从省林业局获悉:日前召开的《陕西省“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规划(2021—2030
2021-08-11 08:39:30 深圳特区报 作者: 窦延文 8月9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深圳市2020年度碳排放履约工作已顺利完成,履约率达100%。
该码头的投产运营实现了多个全球首创:全球首个自主研发、真正基于AI的“智能水平运输管理系统”;全球首个实现车路协同超L4级无人驾驶在港口规模化商用落地;全球首个实现真正意义上“5G+北斗”融合创新的全天候
在电力行业,六氟化硫凭借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绝缘性和灭弧性,在电气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作为一种强温室效应气体,六氟化硫的全球变暖潜势可达二氧化碳的成千甚至上万倍。
2021-07-14 16:37:05 中国能源网2020年,中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成为了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风向标。
10月20日上午8:28,由西子洁能承建的浙江省最大用户侧熔盐储能项目,也是国内在建的最大规模熔盐储能项目——绍兴绿电熔盐储能示范项目在绍兴柯桥区天实低碳产业园正式产汽试运行!
2020年9月,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2021-06-08 10:13:39 北极星电力网“我们也希望从事能源互联网的机构能够结合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来实现双碳中的规划方案、实现方案,能把互联网系统能够融合进去,能够产生实践的效果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