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实体经济 | 耗时 61 ms

民营企业数量10年翻两番 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超九成

  日报北京10月11日讯(记者佘颖)市场监管总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至4701.1万户,10年翻了两番多,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占比由

2022-10-13

2020年6月浙江用电量同比上涨14.1%

随着的进一步复苏,用电量历了4月降幅收窄后,到5月首次现月用电量同比正增长。6月,复苏的态势在用电量增长上得到进一步现,浙江企稳向好的趋势愈加明显。

2020-07-08

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1号为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施力度,着力稳市场主稳就业,现将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有关政策公告如下

全国日发电量和统调用电负荷创新高

“晴雨表”的社会用电量上涨劲头十足,折射出中国复苏向好的趋势。

2020-08-26

社科院:中美新能源汽车具有高度互补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白玫在会上提到:“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合作大于竞争。”新能源汽车是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国、日本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上具有竞争优势。

2019-12-18

工信部:我国光伏玻璃产品自给率超过98%

,规模优势不断加强,钢材、铝材、光伏玻璃等产品的自给率超过98%,有效保障了国民和社会发展需要。

2022-09-28

自治区人大代表,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柳钢集团“十四五”进军世界500强

全文如下:2021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把工业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这对广西的发展是重大利好。

COP26 欧盟:氢能是对抗气候变化的真正机会

现在是我们所有人-政府、行业、民间社会-采取具行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时候了。这对那些必须证明自己能够言行一致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尤为紧迫。

2021-11-04

广西发布信息通信业“畅联八桂”三年行动计划(附图解)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落数字发展和网络强国战略,推进“十四五”广西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广西数字发展新引擎,广西壮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近日印发《广西信息通信业

2023-06-14

协鑫李岩松:移动能源生态闭环将加速交通运输产业变革

其中,产业模式创新、科研能力水平和成本控制系将成为成功的关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疫情反复,下行压力骤增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商用车1-5月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9.4%和41.9%。

2022-07-25

广西建工建筑工业化集团有限公司在柳成立 政企联动推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记者江宏坤)昨日上午,在市委书记吴炜、市长张壮和广西建工集团董事长金宁运、总理罗涛等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广西建工建筑工业化集团有限公司在柳成立。

国家电网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9000亿 央企“固链补链强链”显成效

“赋能”,在保障就业民生、推动国民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020-07-24

全面推进电力能源领域战略合作 更好服务和保障湖南高质量发展

座谈中,杜家毫说,湖南缺煤少电,保障能源供应特别是电力供应事关全省社会发展大局。

2019-12-19

疫情会让核能也“逆全球化”吗?

2020-07-13 09:38:58 中国核工业   作者: 黄磊 王文明  新冠疫情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冲击着全球,对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聚焦核工业,从市场环境

2020-07-13

第六届亚太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在津成功召开

APEC能源工作组秘书处以及来自14个APEC的50余名官方提名代表参会。

2020-09-27

中国垃圾分类行业市场分析:面临五大发展挑战 三大建议推动有效规模推广

随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垃圾的产生量也保持快速的增长。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和增长,垃圾围城、新增的垃圾无处可去的情景不可避免。

2019-08-15

汪集暘院士:群策群力找准油田地热开发“切入点”

图片来源:汪集暘院士PPT报告与会专家表示,进一步扩大地热资源利用,可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探索形成油田新的产业链,为油田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21-01-20

我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探讨发展思路和举措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习生韦子茜)8月5日下午,柳州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市文昌会议中心举行。

两部门关于公布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的通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业联合会 关于公布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名单的通告 工信部联产业函〔2017〕570号     为贯彻落《中国制造2025》,

2017-12-21

碳减排将从何处发力?何建坤: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

2021-02-08 08:28:29 新华网应对气候变化,要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减排。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现碳中和。

2021-02-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