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完善碳市场机制,倒逼 | 耗时 28 ms

南大环保:“双”目标下 持续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而一些能源企业、能耗较大的行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甚至有不少企业把“达峰”的目标实现节点大幅提前。挑战巨大。

2021-08-11

携手创新风能行业,为实现达峰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大力发展绿色低能源,尤其是发展风电及相关产业,是推动中国实现达峰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科德宝集团凭借其在风能领域的多年耕耘,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1-10-19

交易的概念、背景及国内外的情况

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25%,因此以每吨二氧化当量(tCO2e)为计量单位,统称为“交易”。其交易称为“交易”。

2019-08-29

上海绿色低产业加速发展

上海正加快绿色低产业发展。在8月27日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2022浦江创新论坛两活动上,绿色低成为共同的话题。

2022-09-06

成第三批国家低试点城评估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粟桂利)作为第三批国家低试点城,我通过各项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在低发展体建设、低发展任务落实、低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绩。

面向达峰 江苏能源转型“风光”渐好

自国家提出达峰、中和目标后,经济强省江苏率先开展“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达峰方案编,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电力绿色转型,用科技赋能中和,让绿色发展更上一层楼。

2021-03-26

邹骥:“十四五”应设定排放总量指标

其次,上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一路下行,价格下降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技术进步,另一个是规模上来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进展。能效方面同样进展显著。

2020-07-06

多国区域供热走向“去化”

记者从现获悉,作为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区域供热特别适合在城应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

2019-10-12

福建省生态环境“全优”储量已超过4亿吨

福建省排放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福建省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2年居全国首位,植被生态质量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第一。

2021-08-12

当万物皆可发电,中和还远吗?

实现排放目标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遇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1-06-30

跌破40万元/吨的酸锂,“仍是暴利”

另外,藏格矿业在构调研中亦表示,公司酸锂单吨销售成本控在3万元左右,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也就是说,上述盐湖提锂厂商的酸锂成本,不到销售价格的10%。当然,这是对于自家有锂矿的厂商而言。

2023-03-23

关于印发《水泥行业节能降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定了《水泥行业节能降专项行动计划》。

由于人为引发的山火,亚马逊雨林的二氧化排放量超过了其汇!

根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的研究人员7月14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亚马逊雨林森林燃烧产生的二氧化大约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的三倍。

2021-07-19

北京启动排放重点单位减排管理

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度创新。

2019-03-29

报告:新基建二氧化排放量较传统基建减少7.24%

9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基建的顶层设计正逐步

2021-09-29

煤改电+护森林 四川洪雅“减”有方

做好达峰、中和,四川省眉山洪雅县正在行动。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是全县最大耗煤企业,公司原有两个厂区,每年消耗燃煤22万吨。

2021-07-06

农村能源低转型怎么“转”?

有统计显示,我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综合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实现农业农村低发展,推动农村能源低转型,对于落实我国“双”目标意义重大。农村能源低转型应该怎么“转”?

2021-09-14

湖北将打造一批“近零”试点样板

8月13日从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抢抓2030年达峰和2060年中和的战略遇,湖北省将打造一批近零试点样板,奋力助推湖北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绿色崛起。

2021-08-17

“十四五”应成为中国低发展进程的加速器

“合理控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等能源发展方针及目标。对此,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李雁表示——“尽管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安全上的考量,中国在《十四五规划》中依旧保持了低转型上的政策定力。

2021-03-15

氢能产业备受政策关注 中氢源安助力中和目标实现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达峰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起较为、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转型、节能降、技术创新、

2022-10-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