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订单多,我们收入就高。”2月10日,大年初一,在柳州汇众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焊接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工人韦振锡与焊接机器人默契配合,保障每4分钟生产一个零部件。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迎合了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需要。不局限于大兴区,我国各地近年来掀起了氢能发展的热潮,氢能产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期。
“送服务、送技术、送监管的‘三送’服务,是最大限度缓解我市应急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加强医疗用品社会供给和为有效抗击疫情蔓延提供坚实物资保障的实干之举。”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蒋为民说。
本次博览会打破按机器人分类的传统展示形式,打造了“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等10个应用场景展区和1个关键零部件展区。
李琼慧表示,该目标的提出,给光伏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发展定了一个调子。她认为,未来新能源发展不仅是规模做大,高质量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做好、走好“十四五”。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为早日摆脱疫情影响,我市汽车行业在积极全力做好复工复产的同时,危中觅机寻突破,探求新的行业发展突破口,从疫情困境中突围实现转型自救。
“清华大学绿色智能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团队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情投意合’,我们乐意与柳州常来常往,结合团队研发的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助力柳州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谭彦斌)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我市鱼峰区小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榜上有名,是广西四个上榜产业集群之一。
近年来,我市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使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变得越来越宽。新时代呼唤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在柳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桂冠的选手们正是新时代技能工匠的代表。
响亮招牌缘何“密密来”——我市两园区上榜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小记 日前,从市工信委获悉,鱼峰区工业园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白露工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被授予
9月21日至23日,柳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我们柳州这十年”媒体集中采访活动。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30多名记者,切身体会了柳州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粟桂利)近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推广不动产登记微改革经验做法的通知》,推广我市推行的工业标准厂房分栋、分层登记经验做法。
2月初以来,城中区建立起企业与街道、社区(村)联动机制,将基层网格疫情防控经验推广给辖区企业,引导企业掌握员工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安排复工。“城区多方筹集、采购了5万只口罩,免费发放给企业复工复产。”
整合内力为企业助跑战鼓声声催人急,复工令下达后,融安县企业马不停蹄保供给、补损失、提效益、增后劲。
日报消息(记者雷媛媛)10日,自治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第十二督查组到我市,对我市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情况开展为期4天的督查。当天上午,我市在文昌会议中心召开了督查工作会议。
在这个非常时期,中央、自治区都鼓励支持为中小微租户适度减免租金,我市出台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企稳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