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安徽首个虚拟电厂试点 | 耗时 34 ms

中国艘1300吨自升自航式风装船交付使用

2019-12-16 15:13:02 中国新闻网   作者: 周音  中国国内艘1300吨自升自航式风装船“铁建风01”16日在江苏省启东市交付使用,这标志着中国海上风施工领域又添

2019-12-17

“近零能耗”样板楼亮相副中心

炎炎夏日不用费吹空调,严寒冬日无须外界供暖气,国内能源行业“近零能耗”建筑今年10月底将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2021-08-11

生态环境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行)》2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排放单位,不再参与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2021-01-06

通威太阳能将成全球10GW光伏产业池生产基地

,届时成都基地的年总产能将达到10GW,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将成为全球10GW光伏产业池生产基地。

2019-08-19

生态环境部:将启动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2020-05-27 09:55:11 中国环境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宣布,将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2020-05-27

廊坊大城500千伏变站工程500千伏HGIS设备实现“可视化”

网提供第二,为雄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0-06-05

福建神华罗源湾百万机组新建工程复工

2021-02-04 12:48:13 力项目圈2月1日,随着福建神华罗源湾新建工程1号机组低压缸基座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罗源湾项目复工启动仪式圆满完成,正式进入全面复工阶段。

2021-02-04

晶科能源N型池合肥工投产顺利

新年伊始,晶科能源8GW产能规模的N型池工在合肥已顺利投产,良率在既定进度内前进,预计4月份能达到满产,今年一季度起贡献营收。

2022-01-11

中国海上风装机跃居世界第一!

2021年,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约97.9%,较上年同期提高1.5百分,弃水量约175亿千瓦时;全国风平均利用率96.9%,较上年同期提高0.4百分;全国光伏发平均利用率98%,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022-02-11

全国5G场景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投产

2020-12-14 09:02:34 新华社   作者: 王志  随着第一辆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递车下线,由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投资、中建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全国5G

2020-12-14

长三角AI+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启动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出席大会,并为长三角 “AI+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举行启动仪式。

2023-03-01

西班牙力公司将建159.3MW储能系统

2019-12-18 08:41:59 国际能源网近日,西班牙公用事业力公司Endesa席执行官JoséBogas在马德里举行的COP25气候峰会上表示,该力公司将在未来四年内投资17.6

2019-12-18

上海台太阳能光伏发梯加装成功

这栋房龄已有35年的售后老公房,从最初只有一张1:500地形图起步,历经5月时间,如今终于建成了上海台太阳能光伏发加装梯。

2019-08-09

甘肃省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中核玉门黑崖子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建锋称,“另外,我们做了一施工的节的完成情况,最终计划于7月30号并网。”

2019-04-02

湖南省公示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项目清单

2020年9月1日,湖南省住建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工作的通知》称,从今年起,在全省开展为期三年的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每年明确4至5地区,以县为单位进行申报

2020-12-23

LG新能源计划将美国密歇根州工产能提升5倍

LG新能源的霍兰德工于2012年开始运营,该工向通用汽车等北美汽车制造商供应池。通过提升产能,LG新能源与欧洲公司合作生产用于储能系统 (ESS) 的池。

2022-02-11

山西2020年月度用增速迎来正增长

,增速由负转正,较上月升高1.97百分

2020-05-12

"例"!山东省地矿局不断推动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山东省地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服务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在推动实施一批重项目中,充分彰显地质工作先行性、基础性

晶科能源钱晶:光伏屋顶和绿采购是未来数据中心能源方案

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达541,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多,此外还有176规划在建然而,数据中心不仅耗能巨大,也面临着碳排放的压力。

2021-07-16

数据决策:数字化转型的下一

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世界范围内,制造业关注7,这就是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制造、性化定制、供应链重塑、人机协作、新兴技术和人才。  

2023-09-2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