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宇通自动驾驶氢燃料客 | 耗时 28 ms

北京新能源车制造基地落户涞水

2019-06-25 08:59:40 北京日报京津冀一体化加速发展,北京国有企业将在保定建设新能源车生产基地。

2019-06-25

亿华首发240kW电池发

12月4日,北京市市委书记蔡奇一行赴亿华,就电池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调研,现场见证240kW电池发机G20+首发。

2021-12-07

重庆电池重卡过极寒测试

2021-03-15 08:02:46 科技日报   作者: 雍黎 谢力  2月25日,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获悉,位于两江新区的上汽红岩电池重型卡车在黑龙江黑河地区经过半个多月的冬季标定测试

2021-03-15

铜陵打造新型电池船舶基地

据悉,中飞长江能科技是安徽中飞新能源成立的子公司,也是铜陵第一家注册的产业公司,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制备生产、船舶力系统,及油气能源综合供给站的建设运营等业务。

2019-09-18

河北六骏电池汽车下线

河北六骏电池汽车下线仪式现场。长城网记者 吴新光 摄下线仪式上,河北六骏电池公交车揭开神秘面纱。

2020-09-25

能产业发展入快车道

近日,观众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展出的一款电池牵引车。张 涛摄(人民视觉)随着新能源汽车迅速普及,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能产业逐步入发展快车道。

2022-08-31

能与电池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前景

电池乘用车还处于示范运行阶段,其中上汽集团对电池乘用车投入力度最大,2017年发布国内第一款商业化电池轻型车——大V80。

2019-05-13

除了制成本,“卡脖子"问题在中游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10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运输部、应急管理部

汽车究竟是何方神圣?

今天我们说的正是甲醇重整制,是过甲醇水,也就是俗称的工业酒精作为过重整反应制取制,输送到电池进行发电,从而给整车提供力的方式,而这也被称为甲醇水电池力总成系统。

2020-08-17

上汽用五菱推出电池汽车 该车型整车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昨日,上汽用五菱旗下试制车正式亮相。据悉,该车型整车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早在2019年,上汽用五菱就启电池汽车的开发工作。

福田汽车商用车项目获实质进展 我国电池车前景向好

2020-03-12 09:10:49 中商产业研究院日前,福田汽车的商用车及测试能力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0-03-12

国家电投宣布电池已步入产业化

对国家电投集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能科技公司”)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综合性改革,加快实现电池产业化应用,并以此带集团公司能产业快速发展。

2019-09-24

明年或现投资热 商业化短期难落地

从甲醇汽车到水机,从政策鼓励到资本热捧,在纯电车补贴逐渐退坡的情形下,“电池汽车却一路疾驰。

2019-08-01

汽车核心技术待提升

红旗首台电池发机CAFS300P50-1是国内首款用于搭载乘用车的50kW级别电池发机以欧盟和日本为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很早便开始了能和电池的规划,纷纷将其作为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09-29

电池车“风口”何时到?

尽管以锂电池为主的电汽车已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但拥有可再生、零污染和耐低温等特点的电池汽车也并未放慢发展脚步。

2023-02-06

电池电堆面临加速迭代和降低成本的双重考验

能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在具有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功率金属板电堆开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电池堆单堆功率达137kW,这是目前全球电池领域的最大金属板电堆单堆功率。

2020-06-30

Fincantieri开建全球首艘电池力试验船

2020-09-28 10:35:17 国际船舶网 意大利造船集团Fincantieri将建造全球首艘零排放电池力试验船。

2020-09-28

​我国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但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集中于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力汽车上,导致电池汽车产业化进程比纯电汽车慢了10年。在商用车场景优势明显在“蛰伏”了将近10年后,电池汽车终于走到了台前。

2019-04-25

今天的电池,相当于10年前的锂电池

相比之下,同样是新能源路线,电池板块却显得格外冷清。直到最近的一条消息让电池重回大家视线,日本本田汽车宣布,今年8月开始,将终止以气为电池汽车的生产。

2021-07-29

万亿新赛道开启 新能源攻关“卡脖子”技术推能规模化发展

2018年2月,国家能源集团还牵头并联合能源骨干企业、运输及相关制造业和院校,成立了国内首个能和电池产业联盟。在这一轮“新能源技术竞赛”中,显然把目标瞄准了

2022-01-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