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AI现在已经进入电力生产的控制一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人工智能+专家经验,很快就会在核心产业与场景实现‘裂变级’价值突破。”
2020-01-06 08:52:01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罗云鹏 何炳勋 中国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3日介绍,该公司光伏产业太阳能电池板回收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实现废弃太阳能电池板规模化
“今年生产经营情况怎么样?”“在项目建设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天上午,刘传林一行深入企业车间、项目一线,认真听取企业和项目情况介绍及遇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帮项目排忧解难。
前三季度多晶硅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52.8%,硅片产量236吉瓦、同比增长43%,电池片产量209吉瓦、同比增长42.2%,组件产量191吉瓦、同比增长46.9%。光伏应用市场迅猛发展。
20多年以来,德国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在《可再生能源法》补贴支持下迅速发展。截至目前,德国已拥有200多个生物天然气生产工厂,生物天然气总生产能力可达13万立方米/小时(超过110亿立方米/年)。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10月27日上午,柳州核加微电子有限公司广西首个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项目上线仪式在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产业园举行,这意味着我市半导体产业迈出重要一步。
早会上,工段长谭宁定下当日生产任务后,就匆匆赶向装配线现场。只见现场两条长长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载着物料穿梭不停,一个个动臂、铲斗等部件被工人拿起,组装成一台台崭新的挖掘机。
近期,由于新疆疫情、硅料生产事故及安全自查等多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从56元/公斤快速上涨到80元/公斤,涨幅达42.86%。“平均每片硅片的硅料成本上涨0.4元/片左右。”
现场宣布,螺霸王洛维螺蛳粉产业园正式竣工,预计2021年年初投产,日产能将达到150万袋螺蛳粉,投产后将成为目前产能最大的螺蛳粉生产企业园区。
市财政已形成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并将研究推出本市燃料电池汽车车辆购置补贴,重点鼓励引导在城建物流、长途运输、远郊客运等场景应用和批量示范。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大型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系统掌握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多种各具特色的小型堆技术正在进行工程示范准备。
2020-08-09 21:29:41 中国能源网针对近期产业链价格上涨的形势,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涨价会造成下游企业不能承受之重。
2019-08-22 08:04:54 证券时报网据最新行业数据,1-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3.5GW,同比下降57%,预计8-9月新增装机4-5GW。
太阳能电动车初创公司Lightyear表示,公司开始生产太阳能电动车,这是全球首款直接利用阳光发电的量产电动汽车。该车型“Lightyear 0”标价25万欧元,目前已收到约150份预订单。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