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宁夏建立生态环境应急 | 耗时 30 ms

双向“连心桥” 打造就业圈 我市不断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走深走实

这批学员学成考证后,还将得到岗位推荐,若合适可以马上岗就业。这样的好事,多亏了“金牌就业管家”。

柳钢两款E级高强度船用钢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能扛住零下40℃低温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实习文希蕾)6月14日,记者从柳钢集团获悉,能扛住零下40℃低温的柳钢两款E级高强度船用钢,已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深中通道设闪耀“柳州智慧”

作为领跑预力行业的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欧维姆公司),继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之后,以预力系统解决方案,为珠江口交通基础设再次贡献力量。

工程机械产忙 产量比有增长

“现在有3条产线全部投入使用,产的挖掘机吨位在15吨至90吨之间,每月的产量都有所增长。”

关于做好社会力量设科学技术奖书面报告的通知

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社会力量设科学技术奖书面报告的通知桂科奖办发〔2024〕5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好《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力量设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我办将根据

关于做好社会力量设科学技术奖书面报告的通知

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社会力量设科学技术奖书面报告的通知桂科奖办发〔2024〕5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好《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力量设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我办将根据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挂牌成 为大学提供支持

7月6日,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广西迅飞编程培训有限公司揭牌成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进一步助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拓展大学创新创业实践空间。

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供给资源池申报指南

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供给资源池申报指南【资源池定位】为加快广西工业互联网规模化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2022年起,自治区工信厅开展了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供给资源池申报工作

柳州市构“融媒+”市场化发展之路 破解传统媒体发展困局

柳通天下”的融合发展理念,构向市场要效益的“融媒+”市场化发展,柳州市融媒体中心经验做法入选2023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创新案例。

关于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设指南(2024版)的通知

一、产业发展现状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技术,正成为发展新质产力的重要引擎,加速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刻改变工业产模式和经济发展形,将对加快设制造强国

为美好活“充电” 为绿色出行“续航”

为美好活“充电”,为绿色出行“续航”。“我市累计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已超2万个。”

柳州市新增7家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供给资源池单位

近年来,我市牢牢把握设广西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的新机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供给资源池,目前我市累计入池单位已达19家,打造了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类型多样化的本地供给资源池

东风柳汽新增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为年轻人搭向上攀登的通道

在此之前,东风柳汽已陈家玉技能大师工作室、吴柳技能大师工作室。自此,东风柳汽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平台设再上新台阶,拥有了3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

二、工作要求按照加快推进北斗规模用总体要求,加快培育优势企业,持续提升产品水平,大力推广北斗用,构良好产业,全面助力北斗赋能千行百业。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动广西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目录产品的采购奖励制度,督促医疗机构做到“配尽配”(根据调研情况和参照《广州促进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5年二季度全区项目开竣工暨“比学赶超”抓项目设动员活动举行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南市主会场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自治区主席蓝天主持。

我市发布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4月26日,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柳州市2025-2026年度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旨在实现更高水平“精准引才”。

【企业专栏】中国颜料为世界添彩 ——聚焦珠光颜料龙头企业: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珠光颜料,凭借安全、保等优异特性,被广泛用在诸多领域,也让这个世界更加多彩缤纷。

广西首家从事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公司在柳州揭牌成 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商业运营驶入快车道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昨日,由广西投资集团旗下广西能源集团、柳州产业集团合资设的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市揭牌成,这是广西首家从事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公司,将推动广西以及柳州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商业运营驶入快车道

《制造业企业供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政策解读

;二是行业协会、招投标服务机构、供链解决方案服务商、平台企业等,旨在引导各类社会机构在助力制造业企业供链管理水平提升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地方各级主管部门,旨在完善对制造业企业供链管理水平提升的政策保障和支撑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