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认为,在市场和政策加持下,生物质突破瓶颈还需在发力基础研究领域,并推动技术成熟以适应市场需求。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废弃物。
专家们认为,在市场和政策加持下,生物质突破瓶颈还需在发力基础研究领域,并推动技术成熟以适应市场需求。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生的废弃物。
2月21日,天齐锂业宣布,公司氢氧化锂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张家港保税区举行。天齐锂业董事、总裁夏浚诚介绍,张家港是天齐锂业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省外生产基地,也是全球第一条全自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
2020-05-13 07:46:37 经济日报 作者: 黄俊毅 本报北京5月12日讯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6次较大范围沙尘天气过程
据行业最新统计,截至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到11亿千瓦,同比增长15.1%;其中,常规水电3.6亿千瓦、抽水蓄能0.4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突破7亿千瓦。
2019-03-26 10:00:04 澎湃新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加强风电场建设使用林地监管,禁止在生态功能重要、生态脆弱敏感区域的林地建风电场,依法规范风电场建设使用林地,减少对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损害与影响
2020-09-14 09:26:45 新华社 作者: 沈寅飞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9月11日的国新办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2020-07-16 15:17:46 韩联社14日,全球能源企业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发表的《世界能源统计报告书》显示,去年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8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了14.0%
2019-11-01 09:02:35 中国电建山东一建 作者: 杨开 芦杰 10月31日9时57分,中国电建山东一建联手鲁华集团建设的首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南阳市鸭河工区
项目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生产的绿氢将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替代现有天然气化石能源制氢。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将为当地GDP年均贡献1.3亿元、创造税收1800余万元。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了环评信用平台信息情况抽查中发现的乱象并公开处罚结果——12家单位以及9人被失信记分,2人被直接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名单。
2020-06-16 14:07:07 中国新能源网世界生物能源协会(WBA)为了解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生物能源行业的影响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及其随后采取的控制措施正在对全球生物能源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作为国内同领域首家新型研究院,该院已在从秸秆生物炼制到先进制造和环保新材料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的生物炼制工厂已开工建设,预计于明年5月投产。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