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面, 2021年河南省能源生产总量有所回落,预计同比下降1%左右;消费方面,河南省天然气、电力消费预计同比分别增长9%、7.5%左右,在两者快速增长带动下,初步判断,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较上年略有增加
其中:三星级(本次评估最高等级)企业4家,数量居全区第一。同时,柳州市两化融合促进中心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贯标咨询服务机构。
日前,东城集团旗下的东科智慧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科智慧公司”)已通过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应用,将工业互联网服务应用到我市近80家企业,助力柳州螺蛳粉、汽车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十年的培育,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业博览会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引领汽车行业风向标的重量级车展之一。
吴炜表示,柳州是一座扎根实业的城市,也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希望企业家们持续关心关注柳州,将事业版图延伸到柳州,把先进的理念带到柳州,推动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实现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合作共赢。
据了解,该项目分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501亩,护岸总长601米,建设规模为6个2000吨级泊位,包括2000吨的散货泊位和多用途泊位各3个,泊位年设计吞吐量255
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毫不松懈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全球最大,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市场化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较201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成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昨天,政协柳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要求用好政协优势为我市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在履职尽责中发挥好市政协常委的“领头羊”作用,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新柳州贡献智慧力量
日报深圳专电(特派全媒体记者李俊)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源”。
“十四五”期,柳州与国开行广西区分行将在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铁路高速公路和航道建设、绿色产业发展、水利和生态环保、文化卫生等领域加强合作,互惠共赢推动合作全面走深走实,携手同行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2月26日,记者从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第八届柳州市市长质量奖已开始申报,分设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三类,每类设市长质量奖和市长质量奖提名奖各1个,同时设市长质量奖特别贡献奖
……近日,记者在各县区的工业园区、企业,感受到柳州林业高质量发展战正酣、势如虹的“加速度”。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在柳州体现得尤其明显。
记者从柳州海关了解到,这趟中欧班列开行半年,我市累计出口货值1.2亿元,货运量3843吨。“‘柳州-莫斯科’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打通了我市‘出口新通道’。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10月31日,市政府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签订合作推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强化区域战略通道支撑、打造高水平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进一步提升柳州在广西交通强区建设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体量最大的柳钢股份,在2015年度钢材卖出“白菜价”的全行业亏损年份也曾出现过首次亏损,每股收益为-0.464元。
“本地车企不断加大对本地模具的采购力度,我们模具板块今年上半年产值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量!”该公司管理部副部长姜剑宇兴奋地说。企业生产开足马力,持续增长的工业用电量也折射出柳南区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风向。
品牌价值达355.69亿元;“五菱”品牌价值从2021年的233.67亿元提高到265.34亿元;“柳工”品牌价值从111.96亿元提高到128.75亿元,全国排名提升4位,充分彰显了工业柳州的强劲品牌力量。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