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1]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促进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推进市、县、
第七条 申报条件。(一)申报企业须已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依法纳税,生产经营正常,信用状况良好。
第三条 广西科学技术奖应当服务本自治区发展,聚焦重大产业、关键民生等重点发展领域,激活技术要素市场,鼓励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促进有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
月12日(此件公开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桂工信规范〔2024〕4号)等文件精神,持续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扩量提质,加快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现组织开展2025年自治区工业振兴资金
柳科通〔2024〕47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企事业单位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升企事业单位技术创新能力,根据《柳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修订)》(柳科规〔2024〕1号)和《关于开展2024年柳州市重点实验室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转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5年度中新(加坡)、中泰(国)和中南(非)青年科研人员交流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桂科发〔2025
市各县、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有关园区、企业:现将《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2025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申报及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工信能源〔2025〕189号)转发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有意向申报绿色工厂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布柳州市2023年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结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桂工信节能〔2019
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万物互联、数据流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泛在连接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
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是具备实现智能感知、交互以及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型智能产品,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对高校来说,肩负着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主动服务产业发展的重任。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10月23日,市政府发布《柳州市支持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九条措施(第一批)》(以下简称《措施》),提出支持关键技术创新、创新成果首试首用、场景牵引及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九条具体措施
柳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9月26日柳州市加强人才支持保障力度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
(2)不属于以下类型企业:①垄断性和对民营资本相对封闭的行业(产业)企业;②近两年发生过重大环保、安全事故,或在质量、纳税、统计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③集团公司已提出申报的下属企业。
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梁秀明)11月5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2024年11月“1号直通车”座谈会,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困难,进一步优化侗乡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三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等为重点,推进企业在生产控制、能源管理、安全环保等重点环节加快新型工业网络、仪器仪表、智能装备设备、关键软件和系 统等“基础填平补齐”和改造提升。
;(三)优先支持各市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引导支持地方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四)坚持统筹兼顾,结果导向,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围绕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
自2022年4月成为全国首批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城市以来,柳州市秉承“万物为媒、柳通天下”的融合发展理念,构建向市场要效益的“融媒+”市场化发展生态,柳州市融媒体中心主营收入实现近3亿元,其经验做法入选202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昨日,柳州市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合作大会召开,积极谋划推动柳州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