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如何看待锂电隔膜行业 | 耗时 53 ms

63家上市公司H1绩公布 超5成净利下滑

2019-09-02 10:17:46 高工   作者: 欧杨宇  增收不增利、增速放缓、毛利率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高企、两极分化等关键词也成为2019年上半年池产链企发展的重要注脚

2019-09-02

储能产站上风口,重庆胜算几

赣锋是新能源领域的头部企、全球最大的金属化合物生产企,在两江新区建设的项目前期投资即高达54亿元,其10亿瓦时的池生产线将为“重庆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发展“充”。

2022-02-28

盐湖提两重性,不同站位的认知差异

故此,盐湖提方案一直被认为不经济、不科学、缺乏落地。那么,资源纾困,便成为了中国新能源车产发展最大的阻碍。是否存在着替代方案?是否存在着解决提问题的技术?这是本篇报告试图解释的问题。

2021-12-07

中国逆袭的最后一役

近二十年的全球的变迁史,就是一部中国逆袭史。中国企攻占了几乎由日韩企据守的每一个关键阵地,但有一个久攻不下:铝塑。虽然听起来陌生,其实铝塑离我们很近。

2021-12-28

新能源产 引擎驱动效应凸显

近年来,开发区围绕省上确定的千亿发展规划,在东川、南川、甘河工园区积极谋划和布局项目,先后引进泰丰先、时代新能源、比亚迪池、诺德新材料、北捷新材料等领军企,不断完善正、负极材料

2019-08-12

离子池现在研究到种成度了

发展具有快速充能力的大容量离子池一直是动汽车的重要目标。以石墨或石油焦等炭质嵌化合物代替金属作为负极,会使压有所下降。但由于它们嵌位较低,可使压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2020-12-24

剖析60家2019年Q1绩 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此前,高工梳理了66家链上市公司2018年的绩快报发现,有31家企的净利润出现下滑,其中池企占比达三分之一。

2019-05-09

广汽埃安发布“弹匣池” 重新定义三元池安全标准

起火的原因多数集中在动力池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池管理策略BMS、散热系统、整车结构设计等多方综合因素。目前在动乘用车领域,动力池基本集中在磷酸铁池与三元池两种。

2021-03-11

磷酸铁量价齐飞上市公司忙扩产,未来市场格局演进?

池概念火爆相伴的是磷酸铁景气度高涨。SMM历史价格数据显示,截至12月10日,磷酸铁(动力型)价格为9.2万元/吨,磷酸铁(储能型)价格为8.65万元/吨。

2021-12-14

50家上市公司H1绩预告 五成下滑

2019-07-22 11:15:37 高工高工统计了50家2019年半年度绩预告(含个别快报)发现,25家企净利出现下滑,23家企实现净利增长。

2019-07-22

动力池:新能源车风口下趋势上

随着动力技术+客户壁垒的建立,未来优质龙头企将占有更多先发优势,集中度有望继续攀升。

2020-06-02

固态池进入量产阶段,能否全面取代液态池?

从工作原理上来讲,固态池与液态池也并无区别。但从结构上,固态解体既充当解液,又充当,因此池安全性更佳,能量密度更高,不存在阴阳极接触的风险。

2022-03-07

后补贴时代 “断奶”的动力获得安全感?

在新的“语境”下,动力从?

2019-05-20

2023 中国光伏“乘风破浪”

2023年,光伏主产链各环节正在发生哪些变化?面临哪些突出问题?推动光伏高质量发展?

2023-08-22

特斯拉备战下一代动力池?

2019-08-13 09:47:13 高工技术与应用   作者: 卫来  虽然Maxwell主要以生产超级容器而闻名,但内认为特斯拉对Maxwell用于离子池的新型干极技术更感兴趣

2019-08-13

池技术再难突破

但随着世界迈向未来力时代,我们显然需要比池更好的技术才能满足人类未来需求。“池技术现在几乎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上限。果你真的想提高能量密度,就必须采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技术。”

2019-03-25

特斯拉等动汽车自燃率高企 工信部启动问题动汽车排查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表示,目前新能源车企在选择池时多以能量密度为指标,通过搭载高密度池来延长驶里程。然而“池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就会下降,一定要系统的问题。”

2019-06-19

动力池产链企考量?

资料显示,恩捷股份是国内龙头企,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产量约为30.71亿平米,其中恩捷股份产量约为10.45亿平米,市场占比约为34.03%。

2021-08-20

化学储能:“遇冷”有“升温”

虽然6月1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火灾现场基本全部烧毁,查明原因有一定困难,也并没有指向任一家涉事企,但内仍旧认为,用于力储存装置的三元池难以撇清关系,至少无法扑灭的大火烧的是池中的有机解液

2019-12-30

碳酸“俯冲”20万元/吨

在起点来,今年二季度,下游消费终端市场需求将逐步回暖,将带动上游材料至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20万元/吨,是内对碳酸价格的普遍预期。

2023-04-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