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位于柳东新区的柳州智绿连接系统有限公司,一条条橙色的线束在生产线上诞生,随即发往整车企业。线束是新能源汽车的“血管”。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已是广西深入实施工业强桂的发展战略。
2025年1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推动经营主体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党委金融办等9部门联合印发“加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政策措施”,推出增产增效、加快投资、市场开拓、科技创新、通关服务、融资支持等系列激励举措共
指导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钢铁、粮油、造纸等行业重点进口企业建立替代进口来源数据库,支持企业多元化采购同类商品。对关键领域的中下游企业,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国产替代,提升供应链韧性。
2020-01-02 11:19:36 5e2019年12月31日上午十点,珠海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珠海举行了液态石墨烯隐形供暖系统新闻发布会暨暖涂士品牌招商启动仪式。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现将《柳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银发〔2025〕158号工业是立国之本,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
2月19日,柳州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攻坚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柳州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凝聚各方智慧,共同谋划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年11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船舶企业生产条件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提升船舶企业制造水平,确保船舶设计
当前,大数据从物流、交通等领域加速向工业领域拓展,并在工业物联网等工业领域的应用价值愈发凸显。柳州正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目标挺进。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3月3日(此件公开发布)广西“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落实自治区关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
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着力点,是立国之本,也是财富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苏玲)11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组织的“天工开物”2024年工业旅游推广活动在我市举行,共同探讨工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工业企业和旅游景区搭建交流展示平台
现将修订后的工程系列工程专业职称评审专业目录予以公布。附件:工程系列工程专业职称评审专业目录.doc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技术经济专业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4月11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七项主要任务和三项专项行动,将切实壮大服务型制造产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4月26日,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柳州市2025-2026年度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旨在实现更高水平“精准引才”。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发布2025年第一批行业大模型研发揭榜制项目需求清单的通知(桂科发〔2025〕129号)各大模型开发企业,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人工智能+”行动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
5月27日,在市科协的见证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柳州市分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柳州市分公司科协”)揭牌成立,标志着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激发科技人员主观能动性、深化产学研项目合作等有了新渠道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