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太阳能供应链持续面临 | 耗时 30 ms

几近崩溃,马斯克难了:特斯拉Roadster交付再推迟至2023年

特斯拉(TSLA.US)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周三表示,短缺继给特斯拉带来压力,公司计划将Roadster跑车的交付时间推迟到2023年。

2021-09-03

胜科登格浮动项目正式竣工投运

该项目在45公顷的水(约相当于45个足球场)安装了122,000块板,产为60兆峰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漂浮光伏系统之一。

2021-07-26

光伏全价格上涨影响几何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产需影响,多晶硅产品价格从最低59元/kg大幅上涨,在2021年底出现短暂回落后,进入2022年又开始上涨。

2022-10-20

2023年广西新源产业对接会在南宁举办

8月17日,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主办,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协办的2023年广西新源产业对接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3-08-18

Q2印度新增仅205MW 同比降幅超八成

2020-08-18 10:38:05 电缆网2020年第二季度,印度仅增加了205兆瓦的发电力,比上一季度的1,090兆瓦下降81%。

2020-08-19

美国SEIA设定100GW制造业产目标

近日,美国光伏行业协会SEIA提出一项美国行业振兴计划——设定到2030年国内制造业产达到100GW的目标——Make Amercian (PV)Great Again。

2020-09-15

向TWh时代,宁德时代三元材料“变阵”

广州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政强对高工锂电表示,宁德时代市场规模增长和动力电池产大幅扩充,会要求其核心三元材料商在产规模上与之匹配,并对成本和品质要求更高。

2021-08-26

台湾今年将新增2.2吉瓦

修正后的光伏FIT价格为每千瓦时3.9408-5.7788新台币(合0.13-0.19美元)。”

2020-02-27

2020-25年全球聚光市场年复合增16.4%

环境对碳排放的关注以及减少空气污染的努力,政府对采用可再生技术的扶,并且CSP系统与蓄热系统的可集成性是推动聚光市场的关键因素。的COVID-19大流行已经影响了全球电力行业。

2020-07-29

新疆立法要求开发利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2020-04-07 08:47:52 法制日报“开发利用、风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单位当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避免或者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020-04-08

2019年全国各地区出台的清洁热相关政策盘点

全国各省市相继出台了鼓励支热的各种政策文件。本文盘点了2019年全国各地区的热相关政策。

2020-01-07

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影响的全球调查

2020-04-15 10:30:14 pv-magazine全球理事会(GSC)是由代表整个光伏价值的17家公司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上成立的一个首席执行官级行业联盟

2020-04-15

清洁氢发展三大挑战

清洁氢一直被吹捧为脱碳的“灵丹妙药”,但业内机构和专业人士表示,虽然清洁氢确实可以帮助全球实现脱碳,但其发展还规模、成本竞争力和基础设施三大挑战,否成为脱碳的“灵丹妙药”还不得而知。

2022-08-01

前5月北京电池出口增长10.3倍

如今,锂电池、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正异军突起,推动本市外贸结构优化。

2023-06-28

2035年中国将建成电站

2019-12-04 09:07:10 中国新源网根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的信息,中国计划到2035年建成一个200MW级的发电站。

2019-12-04

通威产业化PERC电池转换效率破世界纪录

此次破纪录的电池是当前通威公司的拳头产品:P型单晶双PERC电池。随着近两年硅片尺寸的不断增大,大积PERC电池的工艺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提高。

2021-07-26

必不可少的储哪些主要问题?

李津 摄必不可少的储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未来新源将成为电力的主体。到2030年,我国风电、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1-07-14

日本地方出台“税” 对日本有何影响

去年12月,日本冈山县美作市将在得到中央政府许可后,于2023年度开始对事业用电池板征税。在一地实施后,“电池板税”有可会向日本全国普及。

2022-01-13

山西推进水污染治理工程

这标志着汾河流域原段国考断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据了解,汾河温南社国考断原市的出境断,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度污染的劣Ⅴ类断,也是汾河流域的第一个劣Ⅴ类断

2020-07-06

行业转型,ABB超前谋划“碳中和”可发展价值

中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制订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但仍着十分艰巨的挑战:国内源需求旺盛,碳排放仍处于攀升期,产业结构偏重,源消费依赖煤炭......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中国仍然做出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

2021-03-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