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将持续快速增长。在20日举办的“新基建百万接入 新动能能源互联”主题发布活动上,中国国家电网首次发布《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数据应用分析报告》。
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111.5万台,同比增长67%,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相较于续航里程短,充电不便对电动车长途出行时的障碍更大。为此,特斯拉也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将进行一项大工程,甚至使得驾驶电动车就能进行全球自驾游也变成可能。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预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826万辆,车桩比高达3.17,且仍在加速攀升。2022年将有1000万新能源车主,不得不依靠公共充电系统补能,矛盾将日益突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指出,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的特点,且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对电网具有冲击作用,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10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2年9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据悉,1月至9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87.1万台,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106.3%,其中9月同比增长56.6%。
近日,云快充联合ABB电动交通建立双方在沪首个大功率直流充电站——云快充沪青平公路充电站,这也是ABB电动交通于2022年完成对YKC云快充Pre-C投资以来双方的又一里程碑合作。
不仅如此,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有新基建加持的换电模式,能否让新能源汽车的进击之道“乘风破浪”?若要大规模推广,还需扫清哪些路障?
与此同时,领导特斯拉的马斯克发现,与在全美范围内以300万美元的成本建造一个个昂贵的换电站相比,建立超级充电桩网络将便宜得多。于是,换电的想法被电动汽车行业抛弃。
它以电磁场为媒介,实现了地面发射端和车载接收端之间的无接触能量传输,近年来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一般磁场耦合式无线充电依赖发射和接收线圈之间的感应。
汩汩绿电,点亮能源转型之光西藏首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投产发电,国内首艘2000吨级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出坞下水,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开启整年度户外实证……今年以来,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该保险主要针对充电场站运营企业及消费者,如充电场站在运营时,充电桩发生故障导致突发意外事故;车主在充电过程中因充电桩故障导致第三方财产、人员受损,站内购买食品饮料等造成的人身安全事故及其它在充电站消费时发生的各种意外
该站共有充电机32台,每天可为384台次电动车提供充电服务。据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电动汽车服务分公司负责人介绍,国家电网车城北路充电站始建于2010年11月,2011年4月投入运营。
令人不禁思考,这个默默无闻、专注于做充电桩的企业也开始做起了增值服务,是因为充电桩行业依靠电量的收入无法生存?还是因为依威能源一开始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若充电有依,如何实现驾享无忧?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