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大气、 | 耗时 13 ms

上海污染防治计划:基本消除重污染天 全年空质量优良率瞄准80%

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入,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的污染贡献率变得越来越突出,将成为今年上海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重点。

2020-03-31

近年污染防治成效几何?

人们不出门、不聚集,路上没车、工地停工,干扰因素降低,为污染防治的结果提供了验证性机会。就此,国家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发布了北京学专家胡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唐桂刚对此进行的专家解读。

2020-03-09

美国选或成候政策对决

2020-03-16 09:47:46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程唯珈  针对今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候选人之间将展开一场关于候变化的重要辩论。

2020-03-16

四川成都市纵深推进污染防治 空质量持续向好

二是强化刚性约束,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制定《成都市空质量达标规划(2018-2027)》等方案,明确防治措施路线图及达标时间表,依法向社会公开、向人汇报。

2019-11-21

2020年2月中国北方污染扩散象条件预计整体偏差

2020-02-04 09:55:44 中国新闻网   作者: 阮煜琳  中国生态环境部2月3日消息,最新会商认为,预计2月全国部地区温偏高,中国北方污染扩散象条件整体偏差

2020-02-28

联合国会聚焦落实承诺

核心阅读面对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会备受瞩目。国际社会尤其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强烈呼吁发达国家兑现承诺、承担应对候变化的应负责任。

2022-12-02

力度 “十四五”污染防治规划启动编制

2020-05-18 14:33:25 生态环境部5月15日消息,生态环境部已经启动了“十四五”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目标设定方面,会延续《十条》、《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思路

2020-05-18

中国为全球候治理贡献巨

《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COP26)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认为,中国在应对候变化方面引领许多创新,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将在推动环境保护的多边主义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11-04

候变化“烤验” 城市应对之策

日前,在“应对候变化·记录中国”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丁一汇表示。活动中,丁一汇介绍了候变化导致的与极端候事件等有关的十风险。

2019-08-20

瓶颈制约生物天然产量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任东明在近日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主办的2019全国规模化生物天然技术创新交流会上表示。

2019-05-28

候变暖加速南洋环流

2021-12-14 08:31:2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王方   南极洲周围海域被称为南洋,它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

2021-12-14

生物天然产业有了“根本法”

2019-12-17 08:29:56 《中国改革报》   作者: 张宇 焦红霞  业内期盼已久的生物天然产业发展“根本法”终于出台。

2019-12-18

广东深圳宝安:强力推进治理 空质量优良率提升

—5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保持在临界点以上2020-06-01 08:02:19 经济日报近年来,宝安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对于不稳定因素最多的防治,宝安拿出了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推进

2020-06-01

污染与人群健康息息相关

外部环境中,污染是一类致癌物。数据显示,每年因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约有700万,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数有400多万。整体而言,空污染具有人群易感性,它对患病人群的过早死亡贡献超过20%。

2022-09-28

污染治理行业未来发展的三热门领域

2020-09-01 08:47:39 韦伯咨询一、环保管家服务目前,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移动监测等多层次、多技术类别的地面监测网络。

2020-09-01

甘肃污染防治攻坚开局良好

2018年,省办在月调度中发现兰州、天水、定西三市空质量一度出现反弹,甘肃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办适时对相关市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

2019-03-29

全国人代表张玉珍:加强应对候变化与污染治理协同控制【两会声音】

2020-05-26 09:20:20 福建日报   作者: 郑昭  全国人代表张玉珍提交《关于加强应对候变化与污染治理协同控制的建议》。

2020-05-26

丹麦德国意利生物发展启示

这样一来,德国就成为了迄今为止欧盟最的沼生产国,其生物能源部门拥有约10.5万个直接就业机会。

2019-07-17

秋冬象条件整体偏差,长三角41城启动污染攻坚行动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幅下降,但环境空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固。长三角地区秋冬季期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PM2.5平均浓度是其他季节的1.8倍。

2019-11-12

二氧化氮身份标识 快速锁定污染“元凶”

导致污染的“元凶”之一“二氧化氮是对流层中主要的污染物,它的来源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石燃料燃烧、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燃烧、当中的闪电和平流层光化学反应等过程。”

2022-03-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