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大众汽车 | 耗时 21 ms

柳产守护APEC会议闪耀国际舞台

东风风行现场接送各国参会代表。(东风柳供图)晚报讯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

柳产守护APEC会议闪耀国际舞台

东风风行现场接送各国参会代表。(东风柳供图)○○全媒体记者 荣瑶晚报讯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

做强模具企业

钳工在组装模具。5月9日,在位于柳南区的柳州建林模具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仔细地操作着合模机,将一套模具进行上下加压合模,让产品密封性更好。

探索AI+的无限可能

在景区、厂区等地,广西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观光、无人物流、智能驾驶接驳等来回穿梭;走进广西集团人工智能(AI)实验室,新能源电动机NVH检测设备正在进行深度模型学习;视线转到线上,广西集团所属北京菱云科技打造的数据

2025-02-23

创新“智造”促发展 新能源驶入“快道”

产业是柳州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新能源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发展方向,推动整企业加快实施新能源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产业加速发展的关键。”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梁焕强表示。

小螺蛳撑起产业 ——柳江区做做强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产业小记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柳江区里高镇板六村的柳江区螺蛳养殖产业示范区,在广西有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间里,看到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完成清洗螺蛳、挑选螺蛳、配料、煮制、打包等一系列工序。

柳州新能源配件出口量迅速攀升

 一艘装载出口新能源零配件集装箱的货轮驶离广西钦州港(10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乘龙开启批量交付模式 东风柳助力快递物流业绿色转型

活动现场,东风柳联合东风康明斯、纭毅运输共同启动“气领山河 省者为王——乘龙&东风康明斯 节气赛”。

新兴产业 勇闯新的赛道

11月12日,全市工业发展会提出干实业、抓工业、兴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全力以赴重振柳州工业雄风。

柳产用“移动充电宝”上岗 一键召唤 随叫随到

5月29日,记者在广西集团所属的柳州五菱工业有限公司专用事业部见证了一次智慧便捷式充电。在间的生产线,工人正在调试下线的移动储能充电

全市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公布 上通用五菱等74家企业入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为推动我市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衔接,6月18日,市发展改革委公布我市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名单,上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州优必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等

“协同效能”激活发展新引擎 ——从东风柳携手优必选科技看我市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努力与成效

5月31日,东风柳、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示范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成为我市奏响协同发展“协奏曲”,积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又一行动。近年来,我市加速产业焕新升级,全力打造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

电动自行以旧换新政策解读

《实施方案》从维护人民群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紧贴电动自行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要求,从生产、销售、以旧换新等环节,提出增强优质产品供给能力、严格销售监管、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加以旧换新惠民支持力度等重点任务

我市整厂首条生产线装备整线出口项目交付 “柳州技术”扬帆出海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报道摄影)您或许听说过出口、散件出口,但您听说过制造的生产线整线出口吗?

科技创新推动“AI+”深度融合

当前,我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正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工程机械等行业的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三款柳产获评“领跑者” 分别是五菱星光、五菱缤果、宝骏云朵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报道摄影)6月6日,中国研在重庆举办行业“领跑者”助力质量强国交流会,五菱星光、五菱缤果、宝骏云朵三款型获得行业“领跑者”称号。

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赛广西赛区暨2024年广西创新创业赛的通知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赛广西赛区暨2024年广西创新创业赛的通知桂科发〔2024〕79号各市科技局,各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赛的通知》(火炬

2024-06-13

东风柳、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示范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强强联手向“新”而行 携手共谋“质”胜之道

5月31日,在市长张壮、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周剑以及东风柳党委书记宣颖、总经理林长波等的共同见证下,东风柳、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示范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东风柳乘用总装间成功举行

我市出台措施推动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实施“五行动” 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环保绩效达到A级水平的产能比例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报废回收量较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