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大众固态电池最快三年 | 耗时 38 ms

全球首款半锂离子将推向市场

2020-01-09 09:17:58 微锂   作者: 蔡雅倩  据报道,日本子公司京瓷正在推出一款Enerezza住宅储能,该将采用世界首创的半锂离子架构

2020-01-09

现在还没有能够达到车辆使用的“全

冯旭宁说,从热失控的某些角度出发,磷酸铁锂元锂要“好”;是更安全的,但一定要在“”前面加个“全”字,现在这种动力还未量产,也没有车企在应用,但是家都还很期待。

2019-09-27

纯硅阳极打造高性能全

美国加州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纳米工程师们与韩国制造商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使用解质和全硅阳极,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硅全

2021-09-27

戴森取消造车计划 改做

成新方向记者了解到,虽然戴森取消了造车计划,但却表示将专注于制造及其他核心技术项目,将投资转到等技术。实际上,早在戴森开始入局汽车行业之初时,就一直在领域进行投入。

2019-10-22

除了锂资源 赣锋锂业也在发力动力

其实,赣锋锂业在锂制造、退役锂回收等方面同样有所布局,只是成绩没有在锂资源方面那么突出罢了。联盟注意到,近,赣锋锂业正在发力动力领域。

2021-07-15

全球46家企业/机构布局

2019-08-22 08:51:58 能源评论曾经,基于液解质的锂离子被认为是人类近50的发明之一。未来,依托解质的产业将不断挑战产业极限。

2019-08-22

时代还未到来,隔膜:我还不能走

2021-03-23 07:52:06 粉体网今初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宣布公司将在2022量产,尽管准确来说是“半”,仍需使用解液、隔膜。

2021-03-23

成国产动力巨头第一股东!

根据公告,国轩高科向中国募集资金不超过73.06亿元、不低于6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产16GWh高比能动力产业化项目、产30000吨高镍元正极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1-12-20

蔚来发布150kWh 会给锂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因为虽然目前主流企业对于、燃料等其他技术路径均有储备,但仍然将研发重心放在了上,走向量产可能还需要几

2021-01-12

需求激增 采购成本将高达200亿欧

2021-03-11 10:31:45 盖世汽车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到2030需要约300 GWh的,以在欧洲实施其雄心勃勃的动汽车计划。

2021-03-11

续航问题备受诟病多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拯救者”吗?

对此,国信证券在1月1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蔚来 NIOET7 发布,渐行渐近》中指出:“与传统锂相比的区别在于利用解质体系代替了目前的隔膜解液体系,其优点在于安全性高,无自燃

2021-01-18

新技术让硫化物全锂离子向产业化更近一步

硫化物全锂离子凭借高能量、速充放、低温性能好以及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开创性地解决了液存在的能量密度低、易燃、易爆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一项颠覆性前沿科技。

2022-07-14

研制高安全储能锂 提升储能安全性能

是一种使用极和解质的,可以从本征上解决锂高温起火的安全问题。

2021-12-01

辉能科技与Gogoro合作研发动机车

3月9日,全球交换生系统的技术领导者Gogoro宣布与专注于研发的辉能科技携手合作,共同研发打造全球第一颗交换式动机车原型,不晚于动汽车技术演化之后,尝试将新的科技导入蓬勃发展的二轮动载具市场

2022-03-11

丰田:2025前量产 用30以上保持9成性能

2020-07-27 11:25:42 科技相较锂,新型存在诸多优势,因此被视作下一代动力的发展方向。目前,多家车企都在对进行技术攻关。

2020-07-27

北汽新能源首辆样车下线

据悉,这台样车是国内首次公开的可行驶的样车,它的下线标志着北汽新能源在汽车技术研究上迈出关键一步。目前,被业内看作是下一代动力技术发展方向。

2020-07-31

”搅局 锂行情有新变化!这几家新能源公司值得重视

相比目前主流动力应用液解质代替了液体解液和隔膜,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了极提升。

2021-01-14

美国扩储能规模生产 技术将朝多方向发展

2020-12-15 09:25:01 微锂导读:美国开发商Solid Power已开始在其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工厂试生产锂金属全

2020-12-15

汽车研究院首曝光 重点布局锂离子、BMS等开发及应用

2020-12-08 10:35:22 河报恒汽车不仅造车,还在研发。今天,随着许家印视察恒全球研究院,恒研发的新进展也随之曝光。

2020-12-08

动车想要弯道超车 或许就是排水沟

离安全更进一步谈及力发展,我脑海中立马浮现有该规划的品牌便有福特、爱驰、宝马等等,乃至丰田已宣称将在2025前实现全的实用化,可见车企们对于的重视程度。

2019-11-0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