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氢能产业迎来政策加速期,利好消息频传,车企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布局也是逐步提速。氢燃料电池车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地方政府依然是先行者地方政府正在成为推动氢能利用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11月10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近日由中国石化所属青岛炼化承建的山东省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项目——青岛市氢能资源基地项目建成。该项目氢气年产能力为2250吨,预计今年12月底投产。
万钢认为,燃料电池产业化已经有基础,给出的主要理由:一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已形成自主特色的电-电混合技术优势,并经历规模示范运行;二是中国氢能来源广泛;三是上汽、潍柴、福田、长城等骨干企业已经启动燃料电池商业化
记者7日从中国石化获悉,近日,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成功产出合格的99.999%高纯氢。该项目日产氢能力达6400公斤,每年可向社会供应高纯氢2100吨。
与此同时,中国石化将利用合资合作优势,在成都建设撬装加氢站1座,重点服务于当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并加快推进北京、张家口等地加氢示范站的建设准备工作。
ete签署了联合声明,三方致力于在未来合作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METI、ENER和DOE在声明中坚称,三方非常愿意共享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上述技术或将为能源行业带来巨大好处,有益于经济与环境的发展。
此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主要集中于商用车层面,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在乘用车领域试水,但却迟迟未能打开局面。如今,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车企在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加码,能否引发这一领域的格局变化?
浙江嘉善县发布的《嘉善县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加快推动嘉善县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和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研发、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
12月3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加快氢能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氢能多元利用。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利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发展迅速。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涉及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政策文件。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