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三角地区多个加氢站接连宣布奠基或完工,背后参与者既有央企也有民企。而据上证报记者了解,无论部委还是地方政府,后续有望出台更多规划助力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
又一家大型能源企业:伟力得,选择蓝凌MK数智化工作平台,基于行业领先的门户、BPM流程、低代码等能力,升级组织、业务数字化,提效全员协同与经营管理,赋能创新发展。
根据最新报告研究,到2040年,全球范围内需要部署85到140太瓦时的长期储能技术,如抽水蓄能、液流电池和聚光太阳能热能,以实现净零排放电网。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季伟8月7日-8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储能学术论坛暨风光储创新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根据该计划,到2030年,太阳能+储能项目将在该州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计划指出,到2030年,将部署装机容量11~19GW的电池储能系统,主要目的是将太阳能发电转移到夜间。
1月18日,宁德时代(300750)宣布与全球应用安全科学专家UL Solutions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电池储能系统和动力电池更加安全可靠地落地应用。
以华北、松辽、江汉、鄂尔多斯、苏北等盆地(平原)为重点,尽快查明水热型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能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其开采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019-07-19 08:29:03 中国储能网 作者: 刘伯洵 根据英国数据分析和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公司的最新调查报告,到2024年,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储能市场
越来越多的案例正在佐证,地方政府做起风投来,远比金融资本出手阔绰且魄力十足。但在这种疯狂押注中,“新能源汽车之都”真的有可能诞生吗?这些企业又将给当地带来什么呢?
对此,国家大力提倡利用包括地热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取暖,雾霾天数逐年减少,大气环境呈现向好趋势。但随着地热能产业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我国地热取暖产业潜力有多大?未来应当朝什么方向发展?
对此,国家大力提倡利用包括地热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取暖,雾霾天数逐年减少,大气环境呈现向好趋势。但随着地热能产业的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我国地热取暖产业潜力有多大?未来应当朝什么方向发展?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采访时表示,此举能有效提升电网效率、减少供电损耗,大幅提高闲置资源使用率,还能进一步强化可再生能源使用场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2019-09-23 14:14:09 华夏能源网2019年9月17-19日,一年一度的英国太阳能及储能展在伯明翰隆重举办。
实现碳减排的长期规划、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共识,各国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我国也是积极响应,给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
纽约电力局(NYPA)在其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这个容量为100kW/1MWh储能项目来自于纽约电力局(NYPA)去年发起的一项竞争性“创新挑战”,将其作为满足电网规模需求的备用电源。
2019-06-24 15:14:42 中国管道商务网 作者: 韩琳 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雄安新区首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报告近日出炉,报告可以作为该区域能源规划和地热矿权设置的基础科学依据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