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斯塔能源发布报告称,目前1兆瓦以上的绿色制氢装机超过60吉瓦,其中87%是吉瓦级项目,这意味着商业化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正在加速普及。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在逐步下降。
2019年10月,成都出台了《支持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支持成都企业实施氢能暨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2018年2月,由国家能源集团牵头,联合众多大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的国家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京正式成立。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全国氢能源产业已初步形成华东、华中、华南和京津冀四大产业集群。
2020-01-09 08:32:54 经济日报 作者: 马常艳 1月8日,2019中国汽车影响力论坛暨《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
不局限于大兴区,我国各地近年来掀起了氢能发展的热潮,氢能产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期。我国近年来氢能关键技术、产业规模均有所突破。
年安装至少40GW可再生氢能电解槽,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能,并通过碳关税支持氢能发展;中国则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提升至国家能源战略高度。
政策利好,前景广阔,氢能产业链正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江苏苏州的一家能源设备制造企业,企业负责人刚结束与一位光伏行业客户商讨完制氢设备电解槽的订单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在产业层面,仅2019上半年,国内关于氢能源产业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原材料项目等投资规划已突破2000亿元。随着氢能的爆发式发展,全国各地对氢能产业的规划布局正在提速。
不好的在于,可能会存在无序竞争,好的方面是,让市场选择,优胜劣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景春梅指出:“发展氢能,首先要思考氢能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国内优势是在两头,即氢源和市场。”
柳州正以奔跑之姿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以产业的含“新”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此次大会的召开,开启了柳州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攀高逐“新”的新征程。
值得注意的是,对氢能发展表示出浓厚兴趣的不仅仅是高度工业化的亚洲国家和欧洲能源进口国,沙特、阿联酋、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油气资源国也纷纷涉足氢能,寻求在全球氢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025 年 5 月 15 日上午,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阳和工业新区经济发展局主办的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讲及供需对接活动在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二楼会议室成功举办。
据他介绍,中国石化在氢能产业链上的位置目前无人可撼,首先是氢气产量居全国首位,领先优势巨大;其次是公司在氢能领域有着丰富的产业经验和竞争优势,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可以充分利用产业、技术和网络优势
氢能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发展热点,美国、日本、欧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传统能源公司都相继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越来越多的汽车、金融公司也涉足氢能相关业务,已形成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