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垃圾分类,杭州向上海 | 耗时 31 ms

“柳造”亮相“桂品出”日本站 特色产品引关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在2024年中国广西商品博览会暨“桂品出”日本站,新能源汽车、柳螺蛳粉、电子音响设备等“柳造”产品亮相展会,受到参展观众的青睐。

关于开展柳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的通知

(二)标准围绕我市产业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重点柔性引进领军人才、博士、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高层次人才,并符合《柳市人才标准

《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研究报告发布 “五菱”“柳工”两品牌

广西有3个品牌榜,其中柳占2个,别是“五菱”“柳工”,品牌价值别为396.28亿元、153.74亿元。

王永超赴柳市开展工业稳增长调研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好强产业文章;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调度,加力提效实施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强要素保障,深入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持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巩固全区工业经济稳中

打造“十五钟就业服务圈”

日报消息(通讯员骆毅)8月20日,国家级柳人力资源产业园柳城县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举行揭牌暨启动仪式。

迎来一波新机遇新挑战 ——聚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广西专场中的柳元素

有记者特别提到广西柳的新能源汽车,提问广西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新举措。“五菱汽车也是广西工业不断地高、新、优发展的一个缩影。”

齐心协力重振柳工业雄风

参会代表们表示,大会为我市强工业、兴产业、促发展指明了方,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力量。大家将在柳这片工业沃土持续深耕,把大会的精神转化为齐心协力重振柳工业雄风的实际行动。

探索新赛道 线要动能 ——我市传统商贸企业积极寻求转型见闻

8月16日,柳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综合办主任黄雁欣喜地和记者享了一段由她拍摄剪辑的短视频,这是她参加手机短视频专题培训班的“作业”。

螺蛳粉如何出又“出圈”?

从最初的街边堂食,到袋装速食,再到现在的全球邮购,经过十年工业化发展,如今,柳螺蛳粉已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小米粉“嗦”出大产业,香飘外。作为街边小吃,柳螺蛳粉如何出又“出圈”?

2025-02-23

电商喜忧参半

北京商报记者在观察走访后发现,一些新产品在平台备受追捧,电商也趁机推出门回收等新服务争抢生意。然而,落实到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塑料减量的推行则有些举步维艰。

2020-01-22

柳产车俏销外 今年1月至5月柳雒容汽车物流基地运输出口同比增长70%

自2022年5月广西首批汽车零配件通过西部陆新通道铁联运班列出口外以来,截至今年5月柳雒容汽车物流基地已累计运输出口汽车零配件22642标箱。

企业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先进制造业云对接会 “柳制造”获内外客户认可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8月13日,广西贸促会和建行广西行联合主办的东盟与中日韩(10+3)先进制造业云对接会举行,为境内外百余家来自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新材料、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的企业搭建跨境贸易与投资的桥梁

我市获各有效质量认证证书首次突破6000张大关 较“十四五”初期 增长40.3%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日前,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我市各有效质量认证证书首次突破6000张大关,达6010张,较“十四五”初期增长了40.3%,可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8家电产品,每件补贴最高2000元

8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一级及以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的补贴。

制造业将迎来九大利好

在11月26日召开的金融支持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导暨融资对接会,人民银行广西区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副处长李小兰对《若干措施》进行政策解读。

试点+立法 北京破局

北京商报记者来到石景山区八宝山街道,一探北京的试点经验。224个示范区“投放,记得哦。”这是沁山水南社区指导员王健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提前录有这句话的喇叭,就放在她的工作台

2019-07-16

智造 以“智”提质 ——“科技助力 创新求变”系列报道(二)

透视今年半年柳工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无疑是驱动“柳智造”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增量。”

半年柳寄递业务量超1.17亿件 同比增长10.65%,快递业务累计收入完成9.04亿元

今报柳讯(记者石红星)7月24日,记者从柳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半年,柳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17亿多件,同比增长10.65%。

《关于开展柳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的通知》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柳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集聚更大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柳发〔2022〕7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和《柳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暂行办法》(柳人社规〔2022〕10号,

一季度柳第二产业增加值全区第一 当季全市生产总值736.22亿元,经济运行平稳

一季度,柳春耕备耕工作准备充,农业生产全面推进。同时,由于柳不断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将发展水果种植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使得柳产农产品的区域品牌优势和带动效应不断加强。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