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热》记者梳理近期国家发布的关于支持地热行业发展政策,“因地制宜”成为热词。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提出,“因地制宜推广各类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
地下百米深处“取暖”机场运行,供暖和制冷系统能耗占比最大。如何尽可能降低能耗,成为“绿色机场”建设重点关注的对象。能源站是整个花湖机场的“空调”总管,冬送暖夏送凉。
2019-11-20 10:46:50 大众网 作者: 牟成梓 17日,记者了解到,胶州建成首个利用地下2200米地热水为供热暖源的供暖站,今年将试供热面积达4万平方米
2020-04-14 09:00:46 光伏测试网能源为加热、照明、交通和现代经济提供燃料,然而当今能源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石家庄被列入“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因其作为河北省会的特殊地位,加上近年来秋冬季空气质量堪忧,所以每到供暖季石家庄的大气污染治理就成了一个绕不开的热门话题
记者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中国华电牵头开发建设的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日前取得新进展:西藏昂多1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和西藏贡觉拉妥8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分别开工建设。
2021-03-09 07:48:45 地热加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8月8日,《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从甘肃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由甘肃省地矿局水勘院承担的甘肃省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地热资源普查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该地热勘探井自流量突破6000立方米/天,自流温度达78摄氏度,
、新工艺,加大中深层、浅层地热供暖(制冷)建设力度,计划三到五年在陕新增供暖能力3000—5000万平方米,争取再建设若干供暖“无烟城”,为区域节能减排和防污治霾做出新贡献,助推碳中和进程。
作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陈泽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多次提交议案,建议大力发展地热清洁能源。陈泽民认为,相比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清洁能源零污染零排放,效能最高。
2020-10-13 16:06:53 国家能源局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地热能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
长期以来,地热能处在我国能源政策与投资关注的“洼地”,在能源体系中相对边缘,取得上述成绩也是不易。但地热能作为具有资源分布广、洗手低碳、平稳可信等优势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利用结构中占比确实太小。
在日前于北京举办的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智能+能源”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表示,地热是地球本土的未来能源,也是智慧能源,因具有清洁、高效、无碳等特点,将对实现碳达峰
按照空间分布和赋存状态,地热资源可以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干热岩地热资源等三类。地热资源储量巨大。据科学家测算,地球内部的总热能量约为全球煤炭储量的1.7亿倍。
但如今,张家口在清洁供暖上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作为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的典型经验之一,张家口“政府+电网+发电企业+用户侧”的“四方协作机制”缓解了风电浪费、实现了清洁供暖,还利用了社会资本。
冬天,这个北方的县城看不到燃煤和烟囱,居民的取暖、大棚种植等都采用了地热能资源替代。“雄县模式”已逐渐推广到陕西等北方地区。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会加大“无烟城”建设力度。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