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绿色新国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目前国内最大多能互补地源热泵工程,该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浅层地热、污水源热量、烟气余热等,通过利用多能互补、智能耦合的方式,把地源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热泵以及污水源热泵进行了多能耦合
《办法》提出,“可再生能源区域集中供冷供热示范项目”是指在供冷量大于10MW或供暖空调建筑面积大于10万m²的集中供冷供热建筑中利用水源热泵技术,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市内其他河流、湖泊、水库、污水等水体作为冷热源进行供冷供热以及提供生活热水
—专访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2019-10-10 10:36:38 快能帮 地源热泵网在众多清洁能源中,地热能被视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
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11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中国地调局)了解到,经调查,发现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或有超3/4地热井面临关停记者了解到,近期河北省集中关停地热井的所有行动始于去年4月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一份政策文件,该文件名为《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河北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地热开发利用管理的通知》(下称《
“国家智囊团”在科学城区域能源站考察目前,滨湖科学城拥有长三角单体最大的地源热泵区域能源系统,未来骆岗生态公园、空港经济区、西部运河新城等区域,还有望陆续规划“地源热泵+”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在国内积极探索地热开发利用新模式
笔者昨日从亳州市文旅集团获悉,近日,市文旅集团与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就亳州浅层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市区浅层地热资源示范建筑项目改造及建设。
2020-03-13 14:20:42 自然资源部网站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日前会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等联合建设的国家地热干热岩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建设培育情况进行评估
近日,记者走进浅层地温能项目探访。□本报记者 蒋君芳探访“地热空调”带来恒温环境在人来人往的成都东站,为确保温度常年保持在人体舒适状态,2011年建成投用了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
据庞忠和介绍,在资源分布方面,长三角地区有丰富的浅层地下水,具有良好的浅层地热能赋存条件,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而且长三角地区河流湖泊众多,地表水广泛分布,水资源丰富,可作为水源热泵的重要热源。
长期以来,地热能处在我国能源政策与投资关注的“洼地”,在能源体系中相对边缘,取得上述成绩也是不易。但地热能作为具有资源分布广、洗手低碳、平稳可信等优势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利用结构中占比确实太小。
2020-10-28 15:07:32 地热能资讯2020年10月20日,位于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西南方向的高铁站片区供热(冷)工程1号能源站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俄亥俄州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地热系统利用地下稳定的温度,通常通过一个闭环管道循环流体,在地下与地面建筑物之间循环运行。在冬天,流体经过地下时被加热。在夏天,情况正好相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廷山,《地源热泵》杂志主编、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理事长方肇洪,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国家能源局地热能源标准委会首席专家赵丰年
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产品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蕊、实习生覃海蕗报道摄影)昨日,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在北部生态新区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举行。
“沣西能源·2023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热高层论坛 ”召开期间,3月4日,还举办了“中煤地华盛•第六届中国中深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利用研讨会”、“挪宝新能源•地源热泵区域能源站技术应用分论坛”、“海利丰•持续开发清洁能源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