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宇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以科技为先导,创新为突破,率先在我国南方地区建成地热资源综合梯级利用示范系统,有效提高了地热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地热能高质量发展。
当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意见》和相关典型案例(以下简称《意见》)。
2021-06-28 10:11:34 国际能源小数据人类文明和农业最早出现在12000年前的全新世早期,我们的祖先得益于这段时期非常稳定的气候,因为在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直保持在
《中国地热》记者梳理近期国家发布的关于支持地热行业发展政策,“因地制宜”成为热词。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的通知》提出,“因地制宜推广各类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
资源利用方式追求高效,在热电利用基础上,努力形成“地热+”多种新能源协同发展模式;以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为导向,通过工艺改造和创新,改变地热发电、地热供暖的传统设计方法,实现高低温逐级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
2020-05-07 08:22:33 地热加从工业污水中提取热能,通过附近河流解决居民取暖,夏天的“热气”可以存放到冬天使用……这些曾是科幻故事中的场景,如今有望成为我们身边触手可及的现实。
近日,记者走进浅层地温能项目探访。□本报记者 蒋君芳探访“地热空调”带来恒温环境在人来人往的成都东站,为确保温度常年保持在人体舒适状态,2011年建成投用了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
2020-10-28 15:07:32 地热能资讯2020年10月20日,位于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西南方向的高铁站片区供热(冷)工程1号能源站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地热发电“走走停停”,缺乏国家决策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可靠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的推进,地源热泵清洁供暖已被大众所熟知和认可。
新华社布鲁塞尔电(记者康逸)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将进一步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央企实力+民企活力,混改催生新动力刘谏总经理认为在地源热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大型旗舰型企业的出现是行业大势所趋,目前大型国企央企进入地源热泵行业加速了这种进程。
我国地热能资源量丰富,仅干热岩资源潜力就相当于2017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200倍。近年来,我国地热能应用范围已从北京、天津等试点城市扩大到山东、河南、江苏、上海、陕西等地。
西咸沣西能源·2021第十三届中国地热高层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地热能展本届论坛主题为“新开局·新思路 助力30·60双碳目标”,大会将围绕地热能及地源热泵产业战略规划与政策标准,地热供暖、地热发电产品与技术
3.人工智能软件开发:计算机视觉软件、智能语音处理软件、自然语言理解软件、生物特征识别软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软件、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等软件,大模型驱动的行业智能体等。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通讯员戴秋辉)日前,柳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创新推出招标文件AI智能审查助手,实现公平竞争审查报告自动化生成与风险实时预警,精准破解制约市场公平竞争的隐性壁垒。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6.8万辆,同比增长95.9%;销量44.1万辆,同比增长85.0%,实现产业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作为河南省重点项目,郑州市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将绿色作为建设理念。项目采用“再生水+浅层地源热泵+冷却塔”综合能源系统,全部采用清洁能源为区域内约16万平方米建筑群供能。
“大家放开聊,有困难的说困难、有问题的说问题,对政务服务、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有好的建议也都可以提,不要讲客套话,直奔主题。”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