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土壤污染 | 耗时 11 ms

河北出台2020年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方案

2020-04-23 15:09:58 长城网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4月13日印发《河北省2020年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建筑施工扬尘防治体系

2020-04-23

依法防治水 打赢碧水保卫战

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强法律实施和监督,为依法防治水、打赢碧水保卫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19-04-15

如何解开塑料“死结”

继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治理的意见》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近日又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治理工作的通知》,吹响了新一轮塑料治理的进军号角

2020-07-29

山东泰安出台方案重点解决大气防治难点问题

2020-05-19 09:49:05 泰安市人民政府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出台《泰城城区2020年大气防治“十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2020-05-19

2018年农村水处理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农村已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表现,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农村水治理刻不容缓。

2019-06-24

沧州市发布重天气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响应

,气象扩散条件较差,物持续积累,沧州市将可能出现一次重天气过程。

2021-02-09

重度!湖北荆门再发紧急通知!

1 月 4 日 1 时起开始恶化,9 时荆门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截至当天11 时荆门市空气质量已持续 3 小时处于重度水平,预计短时段小时空气质量持续在重度水平。

2021-01-06

宁夏出台方案推进农业农村治理

2019-04-15 10:10:54 宁夏日报   作者: 李锦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日前联合出台《宁夏农业农村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进宁夏农业农村治理

2019-04-15

2020年湖北武汉大气防治方案出炉

2020年底之前,各区组织开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砂石料运输车辆、混凝搅拌车辆等重型柴油车治理,基本完成加装排气控制装置,配套实时排放监控设备。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推动淘汰20年以上的内河船舶。

2020-07-22

河北印发扬尘防治办法 对情况严重的列入失信名单

建筑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在施工工地同步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扬尘物在线监测设备。

2020-06-29

宁夏发布305家重点排单位名录

—包括水环境重点排单位83家,大气环境重点排单位111家2020-03-18 10:53:49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崔万杰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2020

2020-03-19

云南3个水问题已整改

2021-02-07 13:35:43 都市时报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水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反映的3个问题整改情况。

2021-02-08

福建六部门印发减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8月17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等六部门印发《福建省减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8-23

安阳再发重天气红色预警

2020-12-24 09:16:47 北极星大气网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预测预报,联合气象会商结果,12月25日起安阳市将经历一次严重过程。

2020-12-24

山东修订大气排放标准,取消高行业排特权

6项大气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

2019-06-25

北京:中度中,明后天可能达重度

4-5日将发生中-重度过程7日空气质量好转近期华北地区以低压或均压控制为主,风力小,逆温强,整体大气条件十分静稳。

2021-11-04

保定市六项措施推进大气治理

二、工业治理攻坚行动一是“散乱”企业防反弹。

2019-09-04

​德国农村水处理办法

2019-04-12 09:16:14 世界环境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德国农村水采取的是工业化集中式处理办法,即将水通过排水管道输送到一个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但这样做除了成本很高以外,还带来水处理之后的大量沉淀物和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2019-04-12

沧州发布重天气橙色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2020-11-10 13:58:05 北极星大气网经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天气预警中心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环境气象中心联合会商,预计11月9日,受地面南风、逆温等影响,扩散条件转差,物缓慢积累

2020-11-10

研究证实大气物加速冰川消融

过去10多年,康世昌团队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合作,基于野外考察和长期定位观测,建立了覆盖第三极及周边高山区的大气物和冰冻圈变化协同观测研究网络

2019-08-0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