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表现之一是,我国整个能源资源基础将进一步夯实。余皎向《中国科学报》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能源消费方面,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49.2亿吨标煤,处于50亿吨标煤控制目标内。
如核心技术空心化,燃料电池催化剂等关键材料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主要依赖进口;产业发展出现一定“虚火”现象,多地竞相出台氢能地方产业政策,初步统计全国范围内规划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园多达几十个
2021-04-27 08:23:44 科技日报 作者: 张蕴 解岚心 李龙 吴梦雪 4月25日,记者获悉,首个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以下简称实证实验平台)已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日前,首个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全球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200MW/800MWh)一期工程(100MW/400MWh)已并入辽宁电网,预计10月中旬投用。
2019-12-06 10:14:41 中国华能12月5日,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开发的英国门迪电池储能项目在英国正式开工。项目由中国华能与国新国际共同出资,由华能负责建设运营。
立足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布局相适应的中试能力和服务体系,鼓励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坚持市场主导、需求引导。
按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2025年版)》(附件1,以下简称《要素条件》),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四个层级进行培育。
2022年9月17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致辞中提到,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能源发展变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2020-07-28 10:25:17 能源发展网 作者: 陈大英 7月24日,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举办,长城集团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未势能源
对于冬奥会会给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认为,2022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千台级运行经济性验证年,若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运行经济性效果明显,将有力推动国内氢燃料电池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应用发展
国内的氢能建设也如雨后春笋,目前国内已有11个省市相继发布氢能产业规划,投运15个加氢站,另有33个在建的加氢站,预计在2020年实现小型商业化运行,建设至少100个加氢站。
数智储能 无限未来,弘正储能将举行中国区合伙人大会首发仪式导语:6月16日,2023弘正储能中国区合伙人大会首发仪式广邀行业同仁见证。
近年来,在政策加持下,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已经“超出预期”,氢燃料电池系统部分零部件如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密封材料等,已能够实现国产化。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