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的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平稳增长,大模型等技术有望推动人工智能迎来发展突破点。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表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长15%。
1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的通知,将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建设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融合运用
我国最新一代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的时速已经达到了350公里,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朱彦感到非常自豪。疾驰在祖国各地的高铁列车,有40%左右产自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是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石。未来要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础创新和深度融合应用,做强做优做大算力产业。
“目前商用5G可以实现延时20毫秒,稳定性达99.99%。将5G-A应用到产线上,可以达到最大4毫秒的确定时延,稳定性可达99.999%,在高速运转的同时还可保持稳定运行。”
我国移动通信实现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跨越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设开通了5G基站231万个,实现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人工智能是数字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以生成式AI(AIGC)、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知识驱动AI为代表的新技术释放着行业新机遇,需要抓住技术发展的“时间窗口”。
一、工业领域设备规模大、更新潜力足我国是工业大国,202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9万亿元,占GDP31.7%,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连续14年位列全球第一。
12月11日,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自智网络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分享了《自智之网驱动千行百业数智之变》的主题演讲,介绍了自智网络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人工智能大模型、对话机器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不断,创新成果不断融入社会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方式。
罗宾表示,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
政策环境不断完善,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动力;家电制造实现从世界大国到世界强国的华丽转身;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产业向智能化、个性化升级;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大展拳脚;家电业因时而动,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222.3万台,同比增长56.8%。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设施网络。
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行业应用持续深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