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载的技术投入,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氢燃料电池电堆、氢燃料电池配套设备的研发体系,并具备了乘用车、专用车不同车型的生产制造能力。事实证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未来可期并不是无中生有。
2021-04-26 11:08:32 凤凰网为了确保EV的高度商品竞争力,作为实现大容量、低成本化的新一代电池,本田正在独立开展全固态电池研究,本年度将开始生产技术验证。
最后,电池的辅助材料仍需优化。除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大主材之外,集流体、导电剂、粘结剂等附属材料技术同样对电池整体性能的突破非常重要。李泓:张院长提到的几个问题都非常关键。
2018年5月份胜利召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部署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同时实施七大标志性战役。
今日,比克电池宣布推出其18650-3500mAh电芯,继年初实现18650-3350mAh电芯量产之后,这是比克今年第二次突破国内18650电芯容量极限。
吴凯介绍,凝聚态电池在高比能、高安全性两方面,突破了长期以来限制电池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将激活以高安全和轻量化为核心诉求的全新电动场景。在安全性上,凝聚态电池可以“上天”的远期展望,也突破了业内的想象。
摘要:新型储能政策推动液流电池进入商业化前期,国内装机规模未来2年有望实现成倍增长,并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电网调峰领域率先爆发。
2021-02-07 08:17:07 人民网 作者: 徐文超 万灿 4日,湖南新电力交易大厅正式投运暨绿电交易品种发布,标志着湖南电力市场建设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着实不小,除去相关贸易摩擦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之外,柳北区自身也存在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产业类重大项目少、工业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等问题。
电站的投运标志着我国高压级联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成功,有效解决了电池储能站应用场景固定限制的难题。不久前,我国首个移动式大容量全场景电池储能站——南方电网河北保定电池储能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近日,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MH170金属板燃料电池电堆,这款产品据称实现氢能源燃料领域诸多关键性突破。为此,中国网记者专访了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
据相关渠道透露,大众汽车集团和Kraftwerk集团开发的新型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是陶瓷膜。它被描述为比现代集团和丰田集团使用的聚合物膜更具经济性,这被认为对未来汽车采用氢燃料电池的批量生产至关重要。
2019-09-20 14:51:56 新华网 作者: 岳东兴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12日宣布,将与日本化学品制造商Piotrek合作开发高能固态锂电池,计划在未来
巴斯夫上海电化学测试实验室助力水性负极粘结剂及电芯材料涂布助剂开发,当中包括:从浆料制备到电池循环测试的全系列评价能力,负极丁苯胶膜耐电解液评估,软包电池高温循环测试,正极铁锂浆料的分散及降粘研究。
2020-02-13 10:15:57 中国新闻网2月12日,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技术研究组合锂离子电池材料评价研究中心” (LIBTEC)发起项目,力争到2023年4月,完成面向电动汽车
目前,锂电行业面临两个方面的负面压力:一方面,现有成熟技术路径下,产能及规划不断提高,同质化竞争激烈,成本压力突出,毛利率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最有利于降低成本的现实技术创新进展缓慢,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迭代仍在酝酿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