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围观2019光伏企业 | 耗时 34 ms

上门做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解难题 —— 大力开展柳州市2022年“服务年”活动

新年伊始,我市启动2022年“服务年”活动。作为广西重要的工城市,中小为我市在经济发展、吸纳就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市中小数量多、分布广,同时遇到的问题也方方面面。

新模式 新引擎 鹿寨县独羊村村集体经济蛋鸡产园揭牌

23日上午,鹿寨县鹿寨镇独羊村村集体经济蛋鸡产园举行揭牌仪式。

开足马力赶订单

工人操作激切割车轮钢圈。昨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天气湿冷,广西泰坦宇翔钢圈股份公司的车轮钢圈生产车间却格外火热,各工艺流水线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新年伊始,我们开足马力赶订单。”

“双碳目标”下氢能成超级风口 吉电股份:5年初步建成氢能全产

目前全球各国氢能产处于发展初期,我国对氢能产大力支持,机构估算国内氢能产未来行产值可以高达10万亿元至20万亿元人民币。

2021-03-25

关于小型微利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2020年所得税有关事项的公告

本公告所称小型微利是指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型微利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9年第2号)规定条件的

电化学储能再迎爆发增长 商模式仍存挑战

以用户侧储能领域的龙头南都电源为例,早在2016年,南都电源提出以投资+运营的模式推进用户侧储能项目,今年南都电源开始战略转向,出售持有的储能电站,并收缩投资规模,寻求主、第三方或者合作投资的模式开发用户侧储能项目

2019-05-09

63家锂电上市公司H1绩公布 超5成净利下滑

2019-09-02 10:17:46 高工锂电   作者: 欧杨宇  增收不增利、增速放缓、毛利率下滑、盈利能力下降、应收账款高、行两极分化等关键词也成为2019年上半年锂电池产发展的重要注脚

2019-09-02

“招聘潮”涌现 一线岗位缺口大 ——我市部分招用工情况新

柳州华丰科技有限公司是今年7月投产的一家新能源汽车线束生产,该总经理李晋川说,公司本月又新增了2条生产线以应对市场需求,目前仍在招聘生产一线的操作师。

《关于培育和支持工龙头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

同时,2019年5月5日起,在自治区工和信息化厅网站向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求意见,做到了制定政策程序的公开透明。开展区外调研学习。

东方电气氢产科技应用示范园正式投运

8月24日,制储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技术应用示范园,东方电气氢产科技应用示范园在东方锅炉德阳制造基地正式投运。

2022-08-31

中国核电已现过度商化倾向,如何“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在考量项目层面、层面的技术安全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针对核电的国土安全负面评价。

2020-07-27

新能源车面临优胜劣汰格局

2019-03-28 09:12:00 经济日报此次新能源车补贴新政适当提高了技术指标门槛,重点支持能耗水平优、技术水平高的优质产品,鼓励注重安全性、一致性。

2019-03-28

协鑫能科入选2020科技创新50强榜单!

峰会现场,协鑫能科凭借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持续创新和突出表现入选2020科技创新50强。

2020-12-03

内蒙古:打造全国乃至国际新能源产高地!

报告提出,内蒙古要紧紧抓住国家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调整产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2021-11-29

达标车未过半 新能源积分交易倒计时

2023年新能源积分比例为14%、16%和18%,压力愈增。而在此之前的7月2日,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成绩单也已悉数出炉,共141家车在本次测评范内。

2019-07-16

九家车决战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松下、LG化学、SKI等当下动力电池产的领军,都深深受到产能问题的困扰。当上游供应商告急,车只能自救!电动汽车的量产不容拖延,车巨头只有亲自下场深入动力电池产

2020-06-12

上规入统有奖_我市召开“四上”单位及投资项目入库政策解读说明会

日报消息(记者梁莎莎)13日,我市召开“四上”单位及投资项目入库政策解读说明会,指导认识和了解各行划分标准、申报入库的要求和审核程序,便于加快入库上报的工作流程,提高各行上规(上限)入统申报成功率

资源再生 绿色蓄能 ——聚焦柳州“新字号”新兴产系列报道之五:节能环保产聚集效应初显

陈杰介绍,除了产生电能外,公司每天有100吨工余热变为绿色热源,被输送到洛维工园,供给需要热能的使用。在柳州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旁边,是餐厨垃圾处理厂,该厂同样吃“废”吐“金”。

市工信局组织参加“桂走东盟”系列展会推介活动

为了帮助我市更好地了解东盟国家市场需求和产政策规划,拓展东盟国家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引导有条件的“走出去”。

我市新增五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力创新能力提升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来柳发展两年多的柳州宏德激科技有限公司,6月23日收到喜报,该公司依托与院校共建的柳州市激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激工程研究中心”),获认定为我市第十二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