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四个面向 | 耗时 16 ms

我国首!湛江开发出蓝碳交易项目

2021-04-12 09:42:54 湛江日报4月8日,一条“高大上”的喜讯在湛江人的朋友圈传开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成功注册为我国首符合核证碳标准

2021-04-13

19省级电网电量数据展示经济强大韧性

2020年5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计指标呈现三的积极变化,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社会运行持续好。

2020-06-15

2018年全国338城市PM2.5浓度下降9.3%,今年打算这样做!

为了达到这目标,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直在路上。

2019-04-22

国内首生物制氢发电项目启动试运行

近日,国内首生物制氢及发电一体化项目在哈尔滨市平房污水处理厂完成入场安装、联调,启动试运行,这是氢蓝时代智慧氢能解决方案又一成功范例。

2023-02-27

走“新”路 “动”起来——透视2019年柳州汽车产业发展新风(下)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油价将会是一“无底洞”,于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涌入城市成为生活的“刚需”。据上汽通用五菱统计,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每100辆通过文惠桥的车辆中,就有15辆宝骏新能源汽车。

市十五届人民政府召开第次全体(扩大)会议 以昂扬奋进的精气神推动柳州高质量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俊)昨日,市十五届人民政府召开第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

“制造高地”飞跃——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从家喻户晓的“飞鸽”自行车,到彼时的时尚之选“海鸥”手表,作为多“新中国第一”的诞生地,天津的制造业底蕴已经融入血脉。

2023-06-07

全球第一座浮式核电站试运行 已俄罗斯偏远区供电

2019-12-25 09:23:44 界   作者: 记者 | 徐宁  全球第一座浮动式核电站已经开始俄罗斯偏远地区供电。

2019-12-25

新能源汽车补贴转充电基础设施 推动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技术发展

由于电动汽车发展是储能电池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这也是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一重要方。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2019-04-03

硅料暴涨、组件超2元,部分央国企地电站停工!

招标规模为:双双玻545W:2900MWp;单单玻545W:100MWp;投标人最大投标容量不超过3000MWp,最小投标容量不小于50MWp。

2022-08-23

畅通以旧换新链条,资源回收企业“反开票”政策有序落地

“反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明确“反开票”具体措施和操作办法。

新能源商会将于10月在大同举办第十届高峰论坛

2020-09-30 13:56:07 中国能源网9月30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10月21~24日在山西大同隆重召开“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暨2020大同能源革命峰会

2020-09-30

关注|研究报告:海上风电电网:下一前沿阵地

现在需要开始采用更全的方法,这有助于推动海上混合电网连接项目的发展,这些项目可将多风电场连接到多市场,从而将海上风电和传输资产结合到一单一的多用途资产上。

2023-07-06

川卧龙龙潭水电站大坝漫坝情况好转

2019-08-26 16:36:46 中国水利网记者于23日下午18点在现场看到,位于川省卧龙特区耿达镇的龙潭水电站大坝处,漫坝情况明显好转,与之前相比,漫坝水流有所放缓。

2019-08-26

海外光伏市场疫情影响初现:户用、分布式缩减,地电站延期但并未停滞

但是目前已经有超过5以上的国家确诊病例过万。

2020-03-25

洛阳“十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保规划印发

《洛阳市“十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提出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5.5万立方米/日,洛阳市城区和县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等要求。

2022-08-10

钉钉发布新品牌主张“让进步发生”,持续推进“两数字化”融合

  3月22日,钉钉召开“科技实·万物生长”2022钉钉发布会。

2022-03-25

大行业组织上书三部委:不应取消对生物质发电的国家电价支持

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和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难题,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2019年9月底,就《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做了意见征集。

2020-01-09

“柳字号”海图强正扬帆 一季度我市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

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柳字号”海图强正扬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市汽车产业焕新升级的一重要的方

多晶硅产业加速西北转移,在产企业数量减少至18家

此外,光伏产业另一明显趋势是产业整合正快速推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加速退出,大企业、国企则加速进入行业。截至6月底,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已达6家,在产企业数量减少至18家。

2019-08-05
返回顶部 关闭